进入11月,磷酸市场开启快速上行通道,主要受多重因素驱动。一方面,硫磺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湿法净化磷酸生产成本显著增加,部分企业因成本压力被迫检修,供应端出现缩量;另一方面,磷酸铁行业排产积极,需求端持续放量,供需失衡加剧。此外,黄磷价格同步上行,进一步推高热法磷酸生产成本。在成本与供需双重支撑下,热法磷酸价格亦受湿法磷酸涨势带动,呈现顺势上涨态势。
(一)检修企业继续增加,场内货源持续缩量
受硫磺价格持续攀升影响,湿法净化磷酸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显著增加,部分企业装置进入检修期,前期检修产能尚未完全恢复,且仍有企业计划于12月进行检修。市场整体供应维持偏紧态势,短期内供需矛盾或进一步加剧。
11月,我国磷酸总产量为33.28万吨,环比小幅下降1.33%,但总开工率却微增2.37%至53.71%,反映出生产端在成本压力下的调整。其中,湿法磷酸产量为24.79万吨,环比减少0.80%,开工率下滑0.47%至58.92%,主要受华中、西南部分企业检修及减产影响,这与硫磺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压密切相关。同时,热法磷酸产量为8.49万吨,环比下降2.86%,主因西南及华东部分企业装置停产。整体来看,磷酸市场在成本攀升与供需博弈中延续波动,与前期分析的原料价格上行、企业检修及需求端变化趋势一致。
(二) 黄磷、硫磺持续高位,磷酸企业利润缩表明显
湿法净化磷酸市场呈现强势上涨态势,其核心驱动在于原料硫磺价格大幅拉升,直接推动湿法磷酸生产成本提高约6%。成本压力下,部分依赖外购磷矿及硫磺的企业利润空间显著压缩,转而安排装置检修,导致市场供应收缩。与此同时,黄磷价格环比10月上涨791元/吨,推动热法磷酸成本同步上升,成本协同支撑。在硫磺、黄磷双重利好叠加供应收紧的推动下,热法磷酸与湿法磷酸价格同步走高,共同构筑了本轮涨势。
11月湿法净化磷酸利润环比下降13.77%至357元/吨,主因硫磺价格上行20%推高成本至6292元/吨。成本端压力显著,但下游磷酸铁需求旺盛形成支撑,部分企业通过减产缓解压力。
热法磷酸则表现亮眼,月均利润438元/吨,环比增长22%,成本6516元/吨,环比上涨4.22%。这一差异主要源于黄磷价格变动有限,而热法酸在湿法净化磷酸价格上涨的带动下,价格调整更为灵活,利润空间得以扩大。
(三)出口环比增长25.8%,需求端支撑明显
10月中国食品级磷酸出口量达2.92万吨,环比增长25.8%,出口额同步增长23.1%至2926万美元,但均价环比下滑2.1%至1003.5美元/吨。主要出口市场中,泰国以29%的占比(8455吨)重回首位,印尼(6.98%)和秘鲁(5.83%)分列二、三位,其中秘鲁出口量环比激增超50%。整体出口增量显著,但价格竞争压力显现。
10月中国食品级磷酸出口量环比增长25.8%,其中泰国、印尼等主要市场需求激增,秘鲁出口量增幅超50%6。出口放量导致国内供应趋紧,而同期磷酸产量环比下降1.33%,开工率仅53.71%3。这种供需失衡在硫磺、黄磷等原料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硫磺月涨20%),进一步强化了价格上行压力。出口需求与成本上涨形成双重驱动,推动磷酸市场进入上涨通道。
(四) 磷酸铁排产维持7成,需求端存量支撑依旧
11月,磷酸铁产量32.81万吨,环比增1.27%,产能利用率同比提升9.93个百分点至73.66%。主流厂家订单饱满、库存合理,部分供不应求,生产以销定产为主,技改提升效率。我国磷酸铁锂产量达42.89万吨,环比增11.43%,开工率升至84.8%,头部企业满产运行,订单排至明年上半年,储能需求旺盛支撑行业高景气。
磷酸铁对磷酸需求占比约40%且持续增长,11月产能利用率达73.66%,环比提升0.92个百分点,同比上涨9.93个百分点。主流厂家订单饱满,库存合理,部分供不应求,生产以销定产为主,头部自供型厂家接近满负荷运行。高开工率推动磷酸需求增长,在原料成本高位背景下,形成双重支撑:刚性需求拉动磷酸消耗,供需紧平衡强化价格韧性。预计短期内需求端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凸显,磷酸市场有望维持强势。
综合以上,我们预计热法磷酸市场预计维持上行趋势。成本端,黄磷价格持续高位震荡,虽涨幅有限,但为热法磷酸提供强健支撑;竞品湿法净化磷酸因硫磺涨价及供应缩量,价格存在上行预期,进一步强化热法磷酸市场动能。综合来看,成本、供应及竞品价格共振,推动热法磷酸价格持续走强。
湿法净化磷酸市场呈现供需博弈态势。供应端,40万吨产能计划检修半月,加之华中地区前期检修企业复产缓慢,整体供应持续偏紧。需求端,磷酸铁行业排产需求放量,传统磷酸盐开工率提升,形成有力支撑。在成本端硫磺价格高位运行及供应收紧的背景下,预计价格将延续上行趋势。但考虑到行业整体产能及需求增幅有限,价格上行空间将受到一定制约,涨幅预计较为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