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8月,国内丙烯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出“先扬后抑再分化”的震荡格。价格波动核心驱动因素集中于供应端装置开工变化与下游需求释放节奏。截止8月26日,月均价6390元/吨,相较于7月同期,环比微跌0.20%。价格波动区间明显,最低值触及6160元/吨,最高值攀升至6565元/吨,振幅达到6.34%。未来来看,“供应过剩压力”与“需求边际改善”的博弈仍将延续,短期行情预期震荡筑底,中期温和上行。
一、价格三段式震荡,节奏随供需切换
1、月初(8月1日-7日):预期压制,价格小幅回落
月初,丙烯价格承压下行,山东市场于8月4日跌至6160元/吨低点,主因前期检修装置(如渤海化学、江苏瑞恒)陆续复工,叠加宁波大榭新产能投产预期,供应增量显著;而需求端,终端需求处于传统淡季,尽管下游聚丙烯(PP)和丙烯腈开工率小幅回升,但整体采购表现疲软,抑制价格走势。
2、中旬(8月11日-14日):供缩需增,价格快速反弹
中旬,市场行情出现反转,价格快速冲高,山东市场达6565元/吨峰值,因振华石油PDH装置意外停车及预期重启装置延迟,导致丙烯商品量收缩超预期。与此同时,下游后市看涨情绪升温,补库需求集中释放,形成短期供需缺口,推动价格快速上涨。
3、下旬(8月18日-26日):心态主导,价格高位回弱
下旬,价格再度回落,截至8月26日山东主流成交6470元/吨。虽青岛及烟台方向两套装置临停,但来自新增产能投产预期增强以及下游高价原料抵触情绪浓厚背景下,市场心态趋空,促使价格高位回落。
二、基本面:供应增量主导,需求分化压制市场
(一)供应端:产能释放叠加装置复产,过剩压力加剧
1、检修装置复产贡献基础增量
渤海化学、江苏瑞恒等前期因检修停工的主力装置,于8月陆续恢复正常生产,直接补充市场现货供应;同时,宁波大榭、京博石化新产能投产预期逐步落地,市场对后续供应增量的预期增强,推动全样本装置开工负荷从月初低位回升至75.39% ,供应能力较7月显著提升。
2、月中突发停车形成短期供应缺口
8月中旬,振华PDH装置因意外故障临时停车,导致区域内丙烯商品量短期缩减。此次突发扰动打破了供需宽松的常态,形成阶段性供需错配,成为中旬价格快速反弹的核心触发因素。
(二)需求端:下游开工提升支撑消费,终端淡季制约持续性
1、下游开工率提升带动需求增长
丙烯下游需求呈现阶段性改善态势,其中PP行业开工率从月初的48.4%缓慢回升至月末的49.53% ,环比提升1.13个百分点,带动对丙烯的采购量小幅增加。其他下游丙烯腈、丙烯酸、辛醇装置亦存重启,也为丙烯需求提供有力支撑,使得市场对丙烯采购意愿增强。
2、终端需求淡季制约需求持续性
虽部分丙烯下游需求提升,但终端塑编、家电等行业仍处传统淡季,同时PP企业成品库存去化缓慢。终端消费疲软,使得下游企业在采购丙烯时较为谨慎,一定程度限制丙烯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三、未来价格预判:短期震荡筑底,中期温和上行
(一)供应端:装置波动成为主导价格方向
在未来周期里,国内丙烯装置波动或继续波动,一方面来自泉州国亨、万华蓬莱、振华石油等装置重启增量,另一方面宁波大榭新装置稳定量产以及吉林石化装置落地,或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
(二)需求端:边际效益改善是需求关键
三大下游产品(ABS、腈纶、丙烯酰胺)的开工率仍具备提升空间,有望带动丙烯需求进一步增长。此外,丁辛醇、丙烯腈新装置的投产,也可能带来新的增量需求。然而,终端市场对高价产品的抵触情绪,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的上行空间,限制需求增长幅度。
(三)价格走势:供需基本面仍是主导
短期(第1周):国际油价上扬,或对市场心态形成提振,叠加成本底部支撑明确,价格继续下行预期有限,短线震荡筑底。
中期(第2周):供应端来自检修装置重启及新增产能落地、叠加进口货源到港增加,将进一步施压市场;不过 “金九银十”季节性回暖、运行中装置波动,或对市场价格形成一定提振。
综上,短期价格预计6400-6550元/吨区间波动,无大幅下跌风险。中长线来看,装置波动及需求回升是关键,不过结合已知供需条件,中期行情预期温和上涨,价格有望推至6500-6600元/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