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再生PP市场,月初不断上涨的高价透明料如今显得有些冷清。商家们纷纷表示,近期替代品即新料PP持续低位运行,下游工厂对再生料采购趋于谨慎,高价出货不畅,部分价格承压下调。
一、替代品价格低位新旧料价差缩窄
尽管目前市场已进入季节性旺季,下游工厂需求保持回暖趋势,但新单承接暂未明显好转。另外,如图1所示,近期PP新料价格偏弱震荡,新旧料价差缩窄至合理区间(1000-1500元/吨)以下,下游工厂采购热情有所消退,对再生料高价接受度不高,实单压价。
二、上游原料销售不畅价格支撑减弱
进入3月份,再生PP上游原料价格涨后僵持,但受PP新料持续低位运行影响,下游对再生料采购压价,迫使再生企业将压力向上传导,采购原料减慢。上游原料高价出货不畅,价格小幅下跌,对再生料价格支撑力度减弱。截至3月11日,山东再生PP白透一级破碎价格在4800-4900元/吨,叫月初高价下跌50元/吨。
三、高价下跌区域价差逐步正常
近年来,高端再生PP产能多集中在技术实力较强的华东和华南,而华北仍以中低端通用料为主。价格上来说,通常华北区域低于华东和华南地区,价差在200元/吨以上。然而自2月底开始,受上游原料高涨推动,加之部分区域料子供应短缺,供货商报价接连上涨,华北与华东、华南区域价差明显减小。不过,一时的成本推动难以完全左右市场,下游需求端订单减少,对原料采购仍以刚需为主,加之替代品即PP新料价格持续低位,工厂对再生料采购压价情绪升温。如表1所示,截至3月11日,华北地区再生PP白透主流颗粒价格在5800-5900元/吨,较月初高位下跌100元/吨。
四、政策加码企业态度谨慎
2025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这一政策导向与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在两会的提议形成呼应。廖增太建议,政府对于如建筑、家电等材料需求较大的行业,设定明确的可回收、可再生材料最低使用比例标准。例如,在建筑保温材料、家电(冰箱冷柜)等领域,建议设定最低使用比例为5%,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这一比例要求,以推动企业加快向绿色材料转型的步伐。
目前来说,国内政策端暂未明确再生塑料在下游制品中的添加比例。今年两会明确指出“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后续政策落地值得期待。近期来说,作为再生塑料从业者,关注政策变化的同时,需谨慎关注上游原料及替代品价格变化。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