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石油焦、渣油、汽柴油效益好转,地炼沥青生产积极性不高,部分地炼多产渣油少产沥青,且目前主产沥青亏损仍存,短期地炼复产沥青积极性或仍不高。
焦化效益带动汽柴油生产利润改善
春节假期过后,石油焦市场迎来宽幅上调局面,市场成交氛围活跃,终端下游刚需采买,市场价格明显上涨,石油焦成为节后表现最好的主要炼油产品之一。受到石油焦价格上涨的带动,渣油价格、汽柴油生产效益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成为地炼沥青生产积极性持续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从渣油与沥青价格对比来看,2月份至今山东中硫渣油均价为4569元/吨,较1月均价上涨378元/吨;低硫渣油均价为4259元/吨,较1月份均价上涨269元/吨;而山东市场沥青均价为3685元/吨,仅比1月均价上涨79元/吨。作为延迟焦化装置最主要原料的渣油价格涨幅明显超过沥青价格涨幅,这使得部分炼厂多产渣油少产沥青,不管是外卖还是自用,对于炼厂生产效益来说均更具经济性。
除去石油焦价格的快速上涨外,节后受到地炼低价原油资源减少的影响,汽柴油价格相较原油价格走势也明显强于节前,这使得炼厂主产汽柴油的生产效益改善幅度明显好于主产沥青。2月份至今山东地炼汽柴油生产的平均利润为391.31元/吨,较1月平均水平上涨234.93元/吨。加工稀释沥青按应收抵扣的2月份沥青生产利润为-527.76元/吨,较1月平均水平上涨199.90元/吨;加工马混原油生产沥青的2月份沥青生产利润为15.01元/吨,较1月平均水平上涨114.93元/吨。
主产沥青的生产利润改善幅度,明显不及主产汽柴油的生产利润。且从利润的绝对值看,加工稀释沥青生产沥青仍然亏损严重,即便是加工原油生产沥青,其生产效益也要比主产汽柴油低100元/吨以上。
沥青装置开工负荷率提升幅度受限
虽然元宵节已经结束,春节需求淡季的影响逐步走弱,但是目前沥青装置开工负荷率尚未有明显的走高迹象。
即便中油温州、中油高富等少数炼厂2月中旬复产沥青,但是地方炼厂最为集中的山东周边地区,地炼沥青生产积极性仍然较差,加工稀释沥青较高的成本,以及汽柴油生产更高的利润都限制地炼沥青产量及开工负荷的提升幅度,从而限制全国沥青的供应水平。
短期来看,沥青炼厂端供应水平的明显提升,对沥青生产效益仍有更高的要求,在原油价格或者稀释沥青贴水明显走低,沥青生产利润有明显的提高前,预计短期沥青装置开工负荷率仍然维持偏低水平,供应端对沥青市场的价格支撑仍然偏强,短期现货市场价格仍大概率延续稳健态势。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