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成本端带来冲击 不断挑战聚丙烯企业生存
成本端带来冲击 不断挑战聚丙烯企业生存
  • www.chemmade.com
  • 2024-07-15 10:24:05
  • 金联创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汽车产销量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2024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得益于汽车产量的增长和行业对轻量化解决方案的持续追求,2024年上半年的车用塑料需求消耗在百万吨左右,聚丙烯需求保持增长,尤其是汽车产量的增加直接带动了对聚丙烯汽车用材料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强劲表现,其产销量分别达到了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整个行业的增长贡献显著。新能源汽车更倾向于使用轻量化材料,轻量化趋势推动了聚丙烯在汽车内外饰、发动机周边零件、电气系统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减轻重量、提高燃油效率或续航里程。聚丙烯因其密度低、可塑性好、成本效益高等特点,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广泛。

      具体到不同汽车部件,聚丙烯的应用范围包括:

      保险杠:聚丙烯因其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易于成型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的制造。

      内饰件:仪表板、门内饰板、座椅、方向盘等内饰件常用聚丙烯制成,因其质地轻、可塑性强、成本低。

      发动机周边零件:进气歧管、冷却风扇、风扇罩等部件也常使用聚丙烯,因其耐热性较好。

      电气系统:聚丙烯还用于电线绝缘、电池壳体等电气部件,利用其绝缘性和耐腐蚀性。

      由此可知,聚丙烯在汽车用塑料中占据主导低位,目前中国聚丙烯产能已达4239万吨,充足的产能保证了车用聚丙烯的稳定供应。根据金联创监测,2024年上半年,聚丙烯专用料产量在11.16万吨,中高熔共聚产量在202.29万吨。去年同期,聚丙烯专用料产量在5.54万吨,中高熔共聚产量在106.17万吨,2024年产量涨势明显。

      良好的需求,逆向传导至供应端,石化企业产出充足的货源,但也带来价格竞争的压力。其中,镇海炼化、上海石化、燕山石化、独山子石化、中原乙烯、天津石化等老牌企业,专用产品齐聚一堂,价格激烈角逐。整体看,专用料定价明显高于传统通用料,利润较普通产品可观。

      除专用料之外,中高熔共聚聚丙烯因其综合性能优越,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除家电、各类包装、建筑行业、电子电器外,中高熔抗冲共聚聚丙烯直接应用或改性用于汽车零部件中,如保险杠、内饰件(仪表板、门板、座椅)、外饰件、发动机周边部件(风扇罩、进气歧管)、电气系统组件等。

      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表现稳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成为亮点。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转移,聚丙烯传统下游消费领域已经无法满足各行各业创新变革的需求。同时,原油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成本端带来的冲击不断挑战聚丙烯企业生存,满足以汽车为代表的亮点需求,成为企业发展的保障。

      车用新型材料需求推动消费升级,带动聚丙烯的消费增长。虽然专用料国产量也有增加,但高刚性PP、HCPP、高光泽PP、部分医用PP、透明抗冲PP等,部分仍依赖进口,国内生产能力和产品性能的不足。未来石化企业继续加强研发和生产跟进,必将带来聚丙烯需求新的增长点。风口来了,且看哪些企业能接,中国聚丙烯行业仍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聚丙烯行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