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物流资讯 > 江苏常州市物流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
江苏常州市物流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
  • www.chemmade.com
  • 2010-02-09 11:13:02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连日来,记者对我市物流市场采访发现,实现这一市场的转身已经很有必要。
      
      货运交易大厅好似集贸市场,一人一摊位;车、货信息不公开,全靠黄牛口水战……纵观常州货运交易市场,存在资源分散、信息化水平低、场站建设滞后等现象。
      
      志宏物流见闻
      
      货运交易市场大致分专线物流和零担物流。经营专线需要很强的实力,运送大宗货物;而零担物流则为城际专线物流提供配载、代理。
      
      新运河常金大桥下的“志宏物流”,是常州最大的物流市场之一,在这里交易的零担货运量,至少占全市总量的60%。然而,如此大的交易量,却是在这样的原始作业下完成的:交易大厅如集贸市场,600多个摊位各忙各的;车、货信息难觅踪影,托运方一来,黄牛纷纷拉客,“货交给我们运你放心,可以签合同,押几万块钱保证金给你。”
      
      对托运货物者而言,运货企业信誉如何,由哪辆车运送货物,这些信息都无从得知。
      
      目前,常州共有10多家类似的货运交易市场,基本上都是以这种原始的方式进行配载交易,范围窄、信息少、效率低,其市场行为更难得到规范。
      
      推出信息化,屡败屡战
      
      常州曾有一些企业试水信息化物流,却屡屡受挫。
      
      早在2001年,市交通局向物流信息化目标发起冲击,在五角场原木一厂旧址成立货运中心,引导配载业户进场交易。当时,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内,设置了两块大型电子屏幕,搭建起“帮车找货、帮货找车”的信息桥梁,但黄牛不买账,大型电子屏幕最终未启用。
      
      2007年,亚邦物流中心准备设置两个大型电子交易屏幕,却也戛然而止。
      
      去年初,雨天物流的老总雄心勃勃宣称,他要用电子屏幕搞一个信息平台,但连架子还没搭就夭折了;年底,皖商朱述伟在网上建起“龙城物流网”,搭建了一个面向社会提供车源、货源及信息认证的服务平台,目前已有500多家皖籍物流商进入平台――能否突破失败的怪圈,还得拭目以待。
      
      一位搞了10多年配载业务的业内人士透露,黄牛们不愿将相关配载信息输入电子屏幕,主要担心自己的饭碗被抢,他们已基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利益圈子。另外,一些承运方没有合法身份,顾忌归集后受到政府的监管。
      
      需要扶持,增强归集力
      
      志宏物流地处312国道、新运河、常金公路交汇处,临近凌家塘市场,这一地理优势集中了大量的车源和配载商,形成了配载信息化的基础,但志宏却止步不前,原因显而易见:利益因素勒住了信息化的脖子。
      
      市场信息化改造需要大量投入,在无法预料投入与回报的情况下,无论是志宏经营者、还是进驻志宏的配载商,都不会买账。业内有人认为,推进货配市场发展信息化,必须依靠引导和扶持。
      
      浙江萧山的“传化物流”值得借鉴。萧山严格管理进场配载商资质,注册资金须超过50万元,业绩不佳者被清场;进场配载商开具运输发票的税点从6.65%优惠到4%;零担商一旦离开“传化”,货源信息也基本断了流,加上享受不到优惠政策,运输成本增加,竞争力大大下降,被市场自然淘汰。据悉,“传化物流”目前有480多家配载商,他们全部在互联网和大屏幕上交易,每天发布信息5000条以上,成交4000条以上,日承运货物5万吨。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