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物流资讯 > 中国铁矿石接卸能力严重不足
中国铁矿石接卸能力严重不足
  • www.chemmade.com
  • 2011-01-14 09:49:45
  •   “目前中国港口出现结构性和区域性过剩,但并不代表中国港口能力出现过剩。”1月10日,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规划室副主任尹震在 “2011临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强调,“十二五”期间仍要以加快港口建设为主体,尤其中国铁矿石总体接卸能力存在严重不足。
      “2008年港口吞吐量和通过能力比是1:0.988。随着在建和规划泊位的投产,预计到2015年沿海港口产能将总体适应发展的需求,根据交通部预测,将达到1:1.1。”尹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只有当上述比例超过1:1.2的时候,才能表明真正意义上的过剩。
      尹震详细解释,一方面,目前港口集装箱通过能力的确出现局部过剩,特别体现在珠三角地区;另一方面,原油总体接卸泊位也已经有所过剩。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中国铁矿石总体接卸能力还存在严重不足。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水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贾大山博士也表示,中国的沿海港口吞吐能力适应性已经由“不足、整体适应”到当前的“整体适当超前、结构性不足”,而结构性不足即主要表现在大型铁矿石接卸上。
      尹震透露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生铁产量将达到6亿吨,成品铁矿石需求总量为9.4亿吨;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在10亿吨左右,折合成品铁矿石产量为3.8亿吨左右,需求缺口为5.6亿吨,将主要依靠外贸进口解决。“预计5.4亿吨的铁矿石将通过海运外贸进口,仍然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国。”
      根据估算,到2010年全国沿海10万吨以上铁矿石接卸能力(含10万吨以上通用散货能力)达到3.2亿吨以上,预计到2015年,随着目前已经核准的日照港、湛江港、青州港铁矿石码头的建成,总接卸能力将达到4亿吨以上,像烟台港、舟山等地区还在继续申报铁矿石码头,有可能达到5亿吨的接卸能力,但仍不能满足海运外贸进口需求。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