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加中矿业协会:中国企业竞购加钾成功机会不大
加中矿业协会:中国企业竞购加钾成功机会不大
  • www.chemmade.com
  • 2010-09-10 09:40:23
  • 每日经济新闻
  •   “必和必拓对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Corp)是志在必得,中国企业这次行动要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比较小。”加中矿业协会执行董事曾念庆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加中矿业协会是致力于加中矿业交流的非营利性组织,为加拿大有关省政府、加拿大矿业公司以及中国的矿业公司提供服务,目前已促成多起中加矿业并购的案例。
      
      对于中国企业参与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一事,曾念庆表示不看好。目前加拿大钾肥公司所在的萨斯喀彻温省(以下简称萨省)已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就此并购事件对萨省的影响进行独立评估,不出预料的话,评估结果不会对并购事件产生消极影响。
      
      萨省与中国企业不在同一阵营
      
      萨省的态度在此次并购事件中至关重要。
      
      曾念庆表示,此次并购要经过萨省的批准。加拿大的法律规定,矿产资源管理权握在省一级政府手中,如果省一级政府不同意,联邦政府也不可能同意。
      
      根据加拿大当地媒体 《环球邮报》报道,萨省政府能源部部长BillBoyd已明确表态,萨省不会支持中国或其他国家的主权基金或国企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
      
      萨省和必和必拓在利益上一致是其拒绝中国企业的重要原因。
      
      近日,萨省经济发展署行业发展和创新处的国际投资经理王学玮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属于敏感事件,他不方便对此发表评论。不过,他表示萨省拥有全球70%的钾肥储量和33%的钾肥销售量,属于萨省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很受重视。
      
      萨省是全球钾肥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但根据萨省的税收政策,决定税收收入多少的不是钾肥的销量,而是钾肥的价格。去年由于钾肥价格过低,萨省政府的财政一度变成赤字,所以谋求钾肥的高价销售是萨省的利益所在。在这点上萨省和必和必拓是一拍即合:双方可以通过钾肥高价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不过也是在这点上,中国企业和萨省的利益背道而驰,中国企业希望打动萨省的是量而不是价格。
      
      中国是钾肥最大进口国之一,国际化肥协会前任主席武四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缺钾的大国,近几年对钾肥的进口比例虽然从70%减少到现在的50%,不过中国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钾肥。
      
      “中企应采取更有战略性的举动”
      
      曾念庆介绍说,必和必拓对加拿大钾肥的并购布局至少已有3年的时间。之前必和必拓已在加拿大、巴西等地进行钾矿的收购,此次出手进行收购是公司全球布局中的最后的一步。
      
      必和必拓给记者的资料中这样写道,必和必拓是全球最大的多元化自然资源公司,在炼钢、有色金属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面有重要市场地位。公司对钾肥的全球布局至少从2006年就已经开始。
      
      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必和必拓采取联合投资的方式与加拿大萨省安各罗钾矿公司(AngloPotash)合作,开始进入世界钾肥最富有的矿区。2008年7月,必和必拓完成对安各罗公司的收购,完全拥有在萨省7338平方公里的钾矿勘探权。
      
      2010年1月底,必和必拓收购了阿萨巴斯卡钾盐有限公司。阿萨巴斯卡钾盐有限公司也位于萨省,是加拿大第二大钾肥勘探开采权益的拥有者,拥有的钾盐储量区勘探开采权益总面积超过4000平方公里。此外,必和必拓正在接触Boulder、Young等钾矿项目。
      
      阿萨巴斯卡钾盐有限公司收购完成后,据保守估计,必和必拓的计划产能至少已经达到了1000万吨,占现在全球钾肥产量的1/4,是我国整整一年的钾肥需求总量。
      
      “中国企业应该采取更有战略性的举动,而不是一时的意气之举。”曾念庆表示,中国企业参与并购,如果提高了必和必拓的收购价价格,最终这个成本还是会转移到中国头上。
      
      曾念庆建议,国内不应再对国企打算参与并购进行大肆炒作,现在炒作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将提高钾肥的价格,只会让受益方满意,不会阻止收购。另外,萨省政府已明确表态不欢迎国企或者主权基金,所以这点也要注意。
      
      曾念庆还建议中国政府适时开展反垄断调查,研究如何利用加拿大媒体宣传必和必拓收购后给当地带来的坏处。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