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仅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对石化产业而言,我国石化产业不论是在经济体量还是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上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一带一路”引领下,我国石化产业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同时也为我国经济话语权提升有推动作用。本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对我国POM石化行业的影响,旨在进一步认清POM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进口数据来源:海关总署数据整理
首先,从进出口方面来看,韩国、台湾省、中东、东南亚等地是我国POM主要的进口来源国。据金联创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POM进口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积极态势,进口依存度始终较高。“一带一路”概念带动中东、东南亚区域深层次的合作,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发展模式,向纵横方向延伸,强调省区件互联互通;同时将带动POM产品价格与国际价格接轨,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国内产能,倒逼相关企业的改革。
其次,从上游原料原油方面来看,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在不断攀升,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确保原油供应安全十分重。处于“一路一带”上的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连接印度洋和中国南海及太平洋,是波斯湾原油输往亚太市场的最短途径。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海上石油生命线,中国近80%的原油进口需要通过该海峡,且近年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步增加。因此,为切实保证能源供应安全,更要确保地区稳定。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已经在寻找替代途径,以减轻潜在的能源供给风险,比如瓜达尔港的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铺建以及克拉地峡的开凿等等,这些同样在“一带一路”涵盖的范围内。
综上,“一带一路”确保了海上石油生命线的安全稳定,同时开拓出其他途径,分散能源供给风险。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部署和引领之下,我国POM产业与中东沿线的联系将更趋密切,虽难以避免诸如“反倾销”一类的政策制约,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POM未来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同时,国内POM行业地理布局将得到一定的优化,满足环境保护的严格限制,为产业改造转型做好基础工作;此外,对当前行业低端产能过剩等情况,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研发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等实现POM行业的科技升级及核心竞争力有重大促进作用。
我国POM的国际话语权并不高,乘“一带一路”之风,苦练内功,深化国内POM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提高管理效率,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扩大我国POM行业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提升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