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轮胎产业潜在“杀手”浮出水面
中国轮胎产业潜在“杀手”浮出水面
  • www.chemmade.com
  • 2016-01-20 11:32:39
  •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车市寒潮正向汽车产业链上的相关零部件扩散蔓延,中国轮胎产业首当其冲。除了资金紧张、管理不善、美国“双反”,更重要的是,多年以来的低端竞争与产能过剩,早已成为国产轮胎潜在的“杀手”。


    山东是最典型的例子。在轮胎生产领域,山东省的产能多年来居全国首位,生产企业多达数百家,产能超过1亿多条;但其产能利用率却并不高,2012年,山东轮胎产业产能利用率仅64.5%。


    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会长张洪民坦言,轮胎行业成为山东化解产能过剩的七大行业之一。


    不仅如此,轮胎行业在全国范围都存在极大的产能过剩。


    据中橡协调查统计,国内轮胎行业平均开工率从2012年的80%左右,降至2015年的70%以下。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表示:“国内轮胎行业产能过剩,实质上是结构性过剩,即落后产能严重过剩。”


    据统计,目前在国产轿车的子午胎和轻型货车子午胎中,65%是中低端产品。这些产品技术性能低、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一位轮胎业界人士表示,国内的市场环境十分恶劣。


    一方面,产品同质化严重,低端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比国外还要激烈,企业无利可图;另一方面,国内客户回款不及时甚至拖欠成风,往往导致企业的现金流断裂,影响正常经营。


    两方面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轮胎企业只把目光转向出口。


    事实上,国内轮胎企业早已把出口作为化解巨大产能的重要途径。但大批低价轮胎的出口也让世界开始恐慌。


    “中国轮胎企业应该更多把精力放在国内市场上,不断提高技术和品牌走高端路线。不要丢了海外市场又失去国内市场,两头都抓不住。”上述业界人士说。 

  • 文章关键词: 轮胎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