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价格下跌空间巨大 钾肥将进入“一”时代
价格下跌空间巨大 钾肥将进入“一”时代
  • www.chemmade.com
  • 2015-12-22 09:40:41
  • 农资导报
  • 在今年9月份开征增值税后,氯化钾肥价格涨幅曾达到180元/吨,罗钾高调宣布硫酸钾涨价300元/吨。但近期氯化钾又回到了增值税开征之前的价格水平,硫酸钾已经低于增值税开征前的价格。钾肥价格为何如此波动?后市怎么走?笔者带大家一探究竟。

     

    在宣布钾肥开征增值税后,考虑到国产钾肥进项抵扣较少,而进口钾肥将增加13%税收的事实(按9月份2000元/吨的港口价格测算,相当于要缴纳260元/吨的增值税),笔者据此分析钾肥价格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想把增值税全部转移给下游并不现实。可当前的跌幅还是超出笔者的想象,分析有以下五大原因:

     

    一是农产品供应过剩。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显示,虽然今年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厄尔尼诺气候,但玉米、小麦、大豆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造成农产品价格低位徘徊,对化肥的需求下降。

     

    二是全球钾肥产能过剩。全球每年的钾肥需求在5500万吨左右,总产能在7000万吨左右,产能严重过剩。在BPC联盟没有瓦解之前,世界两大钾肥联盟通过限制供应的方式追求垄断利润,但也造成了大批的进入者,如必和必拓、中国的企业等,进一步加剧了钾肥的产能过剩,国际钾肥的垄断程度下降。2013年BPC的瓦解标志着钾肥实现了从价格优先策略向市场优先策略的转变,也是国际钾肥巨头产能将充分释放的信号。

     

    三是增值税政策造成了市场的误判。在宣布化肥增值税开征后,市场开始囤货待涨,但临时出台的增值税补充规定明确8月31号之前的库存产品可按3%征税,执行到2016年6月30号。税率的巨大差异必然造成进口企业多报库存,临时加大进口力度,无形中加大了国内的供应过剩。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港口钾肥库存高达220万吨以上,处于历史高位。

     

    四是国内钾肥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从运输方式看,有边贸和海运之分;从进口经营主体看,有央企(中农、中化等)、省级农资公司(惠多利、倍丰等)、外资(美盛)和复合肥企业(鲁西、洋丰等),加之老挝钾肥的“反哺”,进口主体已经多元化。在国际价格大跌的情况下(标准钾FOB已经降到250美元/吨),进口渠道的多元化造成了无序进口,形成多杀多的局面(后进口的价格优势明显)。

     

    五是复合肥开工率低。农产品价格低,肥价普遍下跌,造成了经销商淡储积极性低,复合肥开工率不足,钾肥需求低迷。

     

    农产品价格低迷、钾肥价格产能严重过剩、传统钾肥企业仍然暴利(参见盐湖半年报)、港口钾肥库存高企、国际钾肥巨头产能充分释放的格局短期不会改变,因此笔者判断钾肥未来价格的走势是向企业的完全成本甚至生产成本去靠近,价格下跌的空间巨大。

     

    相信钾肥就是下一个铁矿石和石油。笔者大胆预言,明年是不需要钾肥大合同的一年(以后再做分析),钾肥跌破2000元/吨指日可待。

  • 文章关键词: 钾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