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液氯产业结构失衡 矛盾制衡行业发展
液氯产业结构失衡 矛盾制衡行业发展
  • www.chemmade.com
  • 2015-09-14 11:45:41
  • 中国化工报
  • 近期,国内液氯价格持续走低,“地板价”之后还有“地狱价”,氯碱大省内蒙古、山东等地都一度出现过象征性的1元售价(吨价,下同)。而同宗同源的烧碱产品,市场价格却基本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与液氯走势大相径庭。当前,国内主打32%离子膜烧碱出厂均价华北地区为600元左右,华中地区一般在750元一线,华南地区保持在800元上下;而液氯价格虽然局部地区在阅兵假日后有所抬升,但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低于100元,主产区基本在50元之内,南部地区最高不超过600元,整体颓势特征非常明显。这一热一冷之中,折射出的是产业结构的问题,以及十年来烧碱与液氯没能实现协调发展的矛盾。

     

    首先,从生产工艺上看,烧碱与液氯关联性非常强,有着固定的产出关系,换言之,就是企业不能自主安排彼此产量比例。因此,随着烧碱负荷提高,液氯产量也相应增加。但由于液氯有剧毒及高腐蚀性,储存困难,并且运输半径较小,故生产企业为了保持产销平衡,一般在烧碱价格较好的情况下会低价销售液氯,甚至采用倒贴运费的手段达到出货目的。显然这是无奈之举,在液氯需求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低价策略是唯一选择。

     

    其次,液氯被迫扩能困扰市场。经过多年迅猛扩能,国内烧碱总产能早已高居3000万吨以上。但扩能步伐并没有停歇,特别在内蒙古、山东、江苏、河南、新疆等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省区,各地开工投产的消息不绝于耳,而且单套装置产能越建越大,动辄就是数十万吨。烧碱扩能必然导致液氯生产规模水涨船高,远远脱离实际需求。

     

    再次,液氯下游体量较小难以与之匹配。虽然液氯亦属基础化工产品,但其基础地位要比烧碱弱许多,社会需求总量也少得多。尽管液氯下游有氯乙酸、聚氯乙烯、氯化石蜡、环氧氯丙烷、甲烷氯化物、纺织、印染、农药、纤维素等,但纵观这些行业状况,当前同样处于低迷,需求不旺。而在下游新需求开发方面,业内看好的医药中间体等,由于体量较小,实属杯水车薪。

     

    实际上,在产业结构失衡导致的产品冷热极端化方面,联碱法纯碱和氯化铵是另外一个典型。显而易见,每当烧碱、纯碱行情看好时,往往正是液氯或氯化铵价格大跌时;而当烧碱、纯碱市场趋淡时,由于供应减少,液氯或氯化铵往往又能走出一波价格扬升行情。其实个中缘由并不复杂,这种产业结构缺陷是企业脱离需求、忽视市场的结果,必然也要受到市场的捉弄与报复。

  • 文章关键词: 液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