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聚丙烯期货增强中国树脂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影响力
聚丙烯期货增强中国树脂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影响力
  • www.chemmade.com
  • 2014-01-27 08:48:04
  • 证券时报
  • 聚丙烯(PP)期货获得证监会批复,成为新年首个新上市的期货合约。作为世界最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树脂品种类期货市场。上市PP期货,不但可以增强我国树脂品种现货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还将进一步稳固我国世界第一大树脂品种类期货市场的地位。

      统计显示,我国聚丙烯消费市场,2012年表观消费量为1486万吨,预计2013-2015年我国PP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约为10%。在需求快速放大的同时,聚丙烯价格波动幅度也相当剧烈。2008年PP价格波幅超150%,2009年波幅约47%,2010年、2011年分别为33%和29%,2012年价格波幅为18%。

      尽管消费市场庞大,区域交易活跃,但全国范围内聚丙烯却缺少权威的价格指导。据介绍,为增强企业定价能力,作为国内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企业,相关行业现货企业专门成立了统一的销售公司,参考电子交易市场的价格、并基于对供需关系变化的判断,分区域进行统一报价;其他生产企业也各自分区域进行报价。

      尤其值得各界关注的是,上市PP期货,有助于完善企业套保链条,健全合成树脂品种系列。据了解,五大合成树脂的上游原料均为石油,在石脑油裂解时生产的乙烯和丙烯,其主要应用领域就是聚合生产PE和PP。不过,虽然PP与LLDPE、PVC在市场特点和生产原料方面具有很大的共性,但是其下游消费领域侧重点各有不同。

      目前,大商所已上市的PVC主要用于建筑领域型材、管材生产,LLDPE主要用于生产地膜、棚膜等薄膜类产品,而PP的最大消费领域是塑编行业和注塑行业。PP价格波动特点与已上市期货品种并不一致,据中国塑料加工行业协会统计,我国规模以上的塑编企业达7300家,目前这些企业还无法完全利用现有品种进行套保。

      自LLDPE和PVC期货上市以来,两个品种在产业避险方面的示范作用凸显,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塑料产业受到了很大冲击。许多企业运用了LLDPE、PVC期货工具,在价格下跌过程中进行了保值交易,有效规避了部分损失。

      此外,PP与LLDPE、PVC上游原料相同,中间贸易市场结构类似,下游消费领域接近。良运期货研发部经理张如明表示,与单一的品种相比,完整的品种体系能够形成品种间的良性互动,构建完整的产业避险体系和价格体系。很多生产、贸易及消费厂商往往同时经营多个树脂品种,急需完整、闭合的合成树脂避险产业链来消除行业风险隐患,促进行业整体稳定发展。

      据了解,国家相关部委及协会均对上市PP期货表示支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副总工程师高阳表示,PP期货上市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石化期货品种体系,对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