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多头撤兵 甲醇期价将回归下跌趋势
多头撤兵 甲醇期价将回归下跌趋势
  • www.chemmade.com
  • 2013-12-17 09:14:44
  • 中国经济网
  •     10日开始,期市的“甲醇热”出现退潮迹象,多头心生忌惮,净多持仓持续回落。在利多因素透支完毕以后,甲醇期价料将回归下跌趋势。
        
        多头撤兵
        
        为了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郑商所于12月9日发布甲醇市场风险提示函,在心理层面给“短线资金”敲响了警钟。鉴于以往经验来看,暴涨暴跌的商品在受到交易所风险提示函以后,一般继续演绎极端行情的概率较低,且短期获利丰厚的头寸也存在规避政策风险,尽早离场的需要。从甲醇期货多空持仓表现来看,在郑商所发布风险提示函当日,1405合约前20位主力席位净多头寸一度高达近5000手,而截至16日,该净多头寸已然变成净空头寸787手,暗示空头力量已成为甲醇期货主导势力。
        
        供应端优势弱化
        
        依托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甲醇生产装置集中检修的机遇,自2013年7月开始,国外甲醇市场报价便一路走高,并与我国港口地区甲醇价格形成巨大升水价差。在港口存在套利空间的情况下,不仅诱发国内低价甲醇积极出口,而且相当数量的进口甲醇也未能转销内地,转而参与转口套利贸易,进而造成内地甲醇现货资源更加紧张。
        
        不过,随着国内甲醇期现价格快速上涨,国内外价差水平已迅速收敛。目前CFR东南亚报价与国内甲醇价差较前期显著缩小,未来将对出口和转口贸易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增加内陆甲醇供应量,缓解供应端偏紧的现象。与此同时,伊朗核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已开始向原先签订长约的中国买家补充甲醇货源,预计会在12月底先进口6万吨,大规模货源集中到港景象将在2014年1月初呈现。此外,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共计330万吨甲醇装置会在12月下旬陆续恢复运行,明年1月中旬以前向中国供货。换言之,甲醇1401合约到期交割时会有充足的货源,未来甲醇供应端偏紧优势会随之消散,支撑甲醇上涨的源动力已然出现衰竭迹象。
        
        下游产业处在转型期
        
        除了供应端偏紧因素外,市场寄予甲醇新兴需求产业过高预期也是推动本轮行情的另一个因素。虽说近几年,替代燃料(甲醇汽油、煤改气取暖)和替代石化原料领域(煤制烯烃、煤制芳烃)对甲醇的需求异军突起,并被市场强烈看好。但就眼下而言,新兴产业对甲醇的消费占比依然较小,而传统领域(甲醛、二甲醚和醋酸)还是占据着半壁江山。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底,全球甲醇下游消费结构当中,传统领域占比超过53%,而新兴产业占比仅有20%左右。预计明后两年,新兴产业仍将处于起步阶段,还无法替代传统消费成为拉动甲醇需求的主力军。而2013年以来,传统领域需求产能投放力度偏弱,部分还出现负增长现象,这直接打击了甲醇消费增长预期。尽管甲醇新兴需求产业发展前景喜人,但眼下还无法填补传统领域造成的空缺。可以说,甲醇下游需求产业正处在转型期,未来两年需求增长将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处境。因此,市场存在过度看好甲醇需求增长之嫌。
        
        目前国内甲醇生产装置平均利用率仅为50%左右,面对十年一遇的巨大利润空间,后期煤制甲醇企业开工率将快速提高,加之部分前期检修企业也会重启装置,届时甲醇货源紧张局面会得到有效缓解。面对供应端优势消散,而产能过剩等负面因素燃起,供需失衡预期将迫使甲醇期价重新踏上下跌征途。
  • 文章关键词: 甲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