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应对草甘膦热 政策必须给力
应对草甘膦热 政策必须给力
  • www.chemmade.com
  • 2013-05-12 08:20:51
  • 中国化工报
  •   近期,草甘膦市场一枝独秀,给不景气的化工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产品价格上涨,项目开始有利可图,新一轮潜在的投资热苗头已现。先是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然后是暴利引发投资狂潮,最终导致价格大幅下跌,企业亏损关停。这样的连锁反应,在化工领域曾经屡屡上演,导致行业大起大落,产品大量过剩。草甘膦,也有望重演这一幕。

      如今,不仅氮肥、电石、氯碱、甲醇、纯碱、塑料等传统产品产大于需,多晶硅、锂电池、碳纤维等曾经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的情况。这使得化解过剩产能成为化工行业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一条解决过剩的治本之道。无论是淘汰落后、增加消费、限制产量,还是扩大出口、兼并重组,任何单一渠道似乎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化解产能过剩也因此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为解决产能过剩,这些年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按理说,应该用市场之手来调节投资行为,不宜有过多行政干预。但草甘膦行业前几年的教训证明,正因行业的发展过分依赖市场,使得不少地方政府的审批手续是根据招商引资的需要而定,成为他们提升政绩的砝码,也导致行业产能越大,市场越乱。随后,经市场之手,一大批小企业在无情的竞争中倒下,市场得以净化,价格重回合理水平,但毕竟有不少资金是打了水漂,有些地方的污染已然形成,代价十分沉重。因此,笔者认为,要化解产能过剩,有关部门应有预见性地出台行政措施,对投资加以限制,防患于未然。现实表明,项目审批不严和行业监管缺失,正是投资狂潮的助推器。

      此外,在国家控制新增产能的大背景下,企业也需主动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抑制产能扩张冲动、开发新应用领域、实施兼并重组等手段,逐步化解过剩产能。

  • 文章关键词: 草甘膦热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