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化工行业国际市场收获颇丰
中国化工行业国际市场收获颇丰
  • www.chemmade.com
  • 2012-04-05 14:08:34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情越来越高。作为较早“走出去”的行业之一,化工行业如今在国际市场收获颇丰。近日,记者调查采访了一些较早走出国门的企业,发现他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通过技术、资源整合,不断扩展业务范围、开阔国际视野、创新管理理念,已从以前单一的资源、产品、技术出口,逐步过渡到融入国际市场、经营理念国际化等更高层次。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化企“走出去”的先行者之一。
       
        1月29日,中国化学五环公司总承包的越南金瓯化肥项目全流程打通,一次开车成功,提前3天产出合格大颗粒尿素。第二天,越南总理阮晋勇率5位部长及南部12省省长亲临现场祝贺,对中国公司高效而有质量的工作业绩高度赞扬。
       
        该项目是越南国家最大的化工投资项目,是中国公司迄今为止承接的单项合同额最大的工程总承包项目。项目的建成投产有力推动了越南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在越南引起巨大反响,同时极大提升了五环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这么说,中国化学开辟了国内以工程总承包带动成套设备出口的先河。”中国化学总经理陆红星这样告诉记者,“通过提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服务,企业现在在国际上已享有较高知名度,特色技术已经得到国际认可,公司业务范围遍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老牌的化工进出口企业,与过去传统外贸企业相比,中国中化集团在新形势下的“走出去”战略层次更高、内涵也更丰富。
       
        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表示,中化集团不仅努力推进经营形态的国际化,也致力于观念意识、人才队伍、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不断摸索一套适应国际化经营需要的管理架构。中化集团无论在中东、南美并购油气项目,还是在东南亚开展农药营销业务,都尽可能地坚持属地化管理方针,尽量使用当地技术和管理人员,并通过输入中化管理理念和中化价值观,促进队伍与管理的跨国融合。
       
        “经过10年来的不断探索,中化集团目前已在全球19个国家设立44个经营机构。中化集团的跨国指数已经超过60%,是2011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中跨国指数最高的化肥企业。”刘德树自豪地说。
       
        “企业在国内称雄不算英雄,只有到国际市场上冲杀才算豪杰。”这是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兴的一句名言。
       
        以磷化工起家的江阴澄星,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精细磷化工生产和出口企业。
       
        该公司通过与著名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开展直接合资合作,利用跨国公司成熟的市场销售网络和经验,将产品有效地推向世界。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使澄星不仅占据了市场制高点,而且把市场范围从东南亚扩大到欧洲、中东和北美、拉美、澳洲等地。目前,澄星产品已走进了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澄星的国际布局已大致完成,下一步,澄星还将借鉴日本商社的成功经验,到国外收购企业,加快海外上市步伐,实现资本国际化运营。
       
        “我们‘走出去’的经验是农资连锁和矿产资源开发同步。”四川开元集团董事长赵思俭这样总结道。据他介绍,农资连锁贸易是开元集团立足主业拓展经营的结果,目前可实现年销售化肥320万吨,销售收入50亿元,销售网络遍及东南亚、非洲、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矿产资源开发是开元集团的支柱产业,集团获得了老挝195平方千米,探明储量3亿多吨、远景储量5亿多吨的钾矿资源采矿权,首期年产50万吨的钾肥项目将于2012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在赞比亚、蒙古、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元集团还拥有金、煤、铅、锌等10多个探矿权和采矿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更多的化工企业已纷纷加入“走出去”大军:长联石油控制有限公司、盐湖太极集团、兖州煤业等企业已经进军加拿大;中农矿产资源勘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矿业(老挝)钾盐有限公司已在老挝安营扎寨;皖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津巴布韦已建立示范性农场,更多的企业准备移师非洲。
       
        “从氮肥、磷肥单一出口,到出口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建新厂,再到出口理念、真诚和共赢,我国化企今天迈开的一小步,将为未来迈开一大步做好准备。”山西德鸿化工咨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闫德鸿说,“现在,我们已经是地球村,只有走出去,才能缩小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才能走得更远。”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