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能过剩是我国焦炭行业发展症结
产能过剩是我国焦炭行业发展症结
  • www.chemmade.com
  • 2011-08-26 14:06:05
  • 期货日报
  •     焦炭期货自上市以来,几乎未得到市场的青睐,近期更是走出断崖式的跳水行情。笔者认为,产能过剩不改,连焦难有起色。产能过剩是焦炭行业生存艰难、发展受限的根本原因。    

        一、产能扩张推高焦煤价格,产能成本陷入恶性循环    

        今年焦炭产量预测将达到4.2亿吨,比去年统计的实际需求量多出约4000万吨,则所需焦煤需达到6亿吨,比去年多出5714万吨。而今年1—6月全国累计生产原煤17.8亿吨,相较于去年同期仅增加2.03亿吨。按照近年焦煤占原煤的比率测算,今年的焦煤仅增加了3189万吨,还有将近两千多万吨的缺口。因此,即使不存在电荒等其他影响因素,高涨的焦炭产量仍将推高原材料需求,而焦煤价格仍居高不下,也将推高焦炭生产成本。同时,成本因素使得焦炭企业无法实施低价战略,加剧焦企去库存化的难度,继而陷入焦炭产能和焦煤价格互相推高的恶性循环中。    

        二、产量增速快于下游需求,焦炭价格低位振荡    

        同时,焦炭价格却与焦煤价格的高位运转极不相称,以河北唐山二级冶金焦为例,从年初开始便低位盘整,自3月底跌破2000元/吨以后,至7月底一直在1950—1980/吨徘徊盘整。虽然8月以来焦企纷纷上调焦炭出厂价,但钢厂仅接受焦炭价格的小幅上涨,上涨空间多在20—30元/吨,远远低于目标位60元/吨。造成焦炭价格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仍在于焦炭企业的产能过剩。据统计,今年1—6月粗钢累计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9.17%,而同期的焦炭产量增速却已达到11.7%。根据钢铁产量倒推,则今年上半年有1000万吨左右的焦炭是多余存货。    

        三、上下游两头受制,焦企盈利困难    

        产能过剩造成焦炭企业产业链地位十分被动,行业生存环境艰难。原材料市场的供不应求使得焦企原材料风险加剧,产品市场的供过于求又使得焦企销售收入增长有限,两头受压,行业利润颇为悲观。8月焦炭价格小幅上涨后,随即炼焦煤价格纷纷跟涨,且涨幅远大于焦炭。焦煤与焦炭的价格差距不增反降,再加上物流等因素,焦化产品利润已不够消化炼焦工艺运行成本。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统计,1—6月纳入统计的焦化企业亏损面达38.36%。与之同步的却是焦炭产量屡创纪录。    

        四、宏观调控政策限制产能,执行效率令人担忧    

        焦炭的产能过剩已成为共识,国家和各省市不断推出焦炭产业整合政策。但雷声大雨点小,宏观政策规划前景美好,政策执行力度却有待斟酌。    

        山西省2011年2月份就公布了《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讨论稿)》,但是行至上周末方才获得通过,而执行周期更不知将延至何时。山东省7月份宣布,上半年焦炭行业已完成落后产能关停任务。但统计数据却表明,山东省今年1—6月份累计生产焦炭同比增加27.8%。同时,同期的统计数据表明,重庆的焦炭数量同比增加31.7%,陕西同比增加21%。    
       
        总之,产能过剩是造成当前焦炭行业盈利薄弱、生存艰难的直接原因。只有焦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得以改善,焦炭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才能具有可持续的市场活跃度和发展前景。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