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25日,从北京举办的2011(第5届)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传来喜讯,“十一五”期间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取得重大成果,突破了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控源减排关键技术。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目前已获得通过,计划提出五大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拟突破石化、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污水达标排放整装成套技术,以及建设石化、化工等行业污染负荷削减工程和有机毒物控制示范工程等。
据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介绍,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拟立项目36个,总经费预算达122.8亿元。总体目标为:重点流域水质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升产业化能力、构建两大技术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其中,构建的两大技术体系包括面源污染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水体生态修复和饮用水净化技术等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和生态调控、容量总量控制、监测预警、治理技术推广等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
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的重点任务包括,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典型流域综合整治及水质改善,以及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综合技术及平台示范;培育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如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设备及产业化,城市水污染控制关键设备与重大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面源污染控制、生态修复工程及产业化,净水材料、设备及产业化,以及产业化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水专项进展顺利、发展态势良好,超过96%的课题已启动实施,90%以上的课题按计划完成了阶段目标,整体进展顺利。水专项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包括,突破化工、钢铁、冶金等重污染行业控源减排技术214项,在辽河、海河、松花江等重点流域建成大型示范工程70个,有利支撑了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和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的完成;突破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深度除磷脱氮关键技术,建立了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除磷工艺示范工程。
刘志全透露,国家发改委即将发布《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的环保产业除水污染治理外,还涉及大气、重金属、土壤污染,以及脱硝、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弃化学品等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