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系列重大气候政策宣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决心
系列重大气候政策宣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决心
  • www.chemmade.com
  • 2020-12-15 09:41:40
  • 新华社
  • 近日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又一次作出重大的气候政策宣示——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早在今年9月,中国已经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4日在北京表示,此次中国进一步阐述了实现2030年和2060年目标愿景的具体细化措施,使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路径更加清晰明确,必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劲动力,有力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推动疫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向全世界释放出中国将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积极信号。


    “中国提出到2030年的新目标,既是对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全面强化和更新,也是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重要保障措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表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的重要转折点,也是2060年前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时间节点。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看来,从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到最新提出2030年要实现的4项目标,标志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路线图越来越清晰。


    王金南说,现在还有不少地方认为,2030年前是继续提高化石能源使用的一个窗口期,甚至还在高碳的轨道上谋划“十四五”规划。这是没有认识到碳中和对各地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一些地方和部门应该重新审视目前的“十四五”规划和思路。


    王金南认为,从国内来看,各地应该做相应的碳预算工作。经济发展水平高、绿色发展基础比较好、生态文明创建积极性高的地区,应该当领头羊,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提出,必须认识到,全球碳中和时代实际上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未来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是国际竞争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应该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加快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布局。


    下一步如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王金南提出,要压实部门和地方责任,重新审视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十四五”规划,加快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制定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规划,同时要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让气候变化成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流化内容。


    何建坤则提出,首先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抑制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高能耗强度产业发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到2025年工业部门特别是高能耗强度的重化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达峰,东部部分省市率先实现达峰,为“十五五”全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速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这需要加强能源体系的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发展储能、智能电网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保障大比例可再生电力上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这也会成为疫情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增就业机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政策着力点。


    专家同时提出,当前要严格控制煤炭消费量反弹。“十四五”期间煤炭消费要努力实现零增长乃至负增长。“十五五”期间,石油消费量要努力实现达峰,天然气消费增长引起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要由煤炭消费量减少带来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所抵消,从而总体上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低碳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