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氢能在大规模存储技术仍待进一步突破
氢能在大规模存储技术仍待进一步突破
  • www.chemmade.com
  • 2020-12-07 09:48:41
  • 证券日报
  •   日前,由世界铂金投资协会和英美资源集团主办的新能源、新材料、新生态—2020国际铂族金属科技创新及发展峰会在苏州召开。会议就新发展格局下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投资前景进行探讨。

      谈到新能源就不得不提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国内提倡“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普及和使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也有所增大。

      今年9月国家相关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针对产业发展现状,五部门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示范内容第四点指出,完善政策制度环境。要建立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加氢站建设运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等方面较完善的支持政策体系。

      针对上述政策的推出对相关行业的影响问题,《证券日报》记者在会议现场采访了重塑科技副总裁马晶楠,她表示,“这是大家期盼的燃料电池版‘十城千辆政策’,燃料电池产业的长效政策保障也初步形成。业内认为,燃料电池产业也可复制这一发展路径,在‘十城千辆政策’的支持下,将进入到高速成长的新阶段。在政策加持下,氢燃料电池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在规模化形成之前,整合好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整车产品,成为当下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马晶楠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氢燃料电池行业不仅丰富了产品应用场景,还对氢燃料电池功率提升的技术进行了探索。目前,包括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逐渐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场景锁定在长途重载应用领域。过去三四年时间里,全球范围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数量在保持快速增长。”

      据GGII在2020年1月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共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3018辆(合格证数据),同比增长86.41%。其中,仅在12月份,中国共生产燃料电池汽车1418辆,接近全年一半的产量,从燃料电池车型来看,2019年中国共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1335辆,氢燃料电池专用车1683辆。

      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行业来看,氢燃料电池技术是目前所有新能源汽车技术里最环保的一种。目前这项技术掌握最成熟的是日本丰田公司。而且日本也准备在2021年奥运会时,展示氢能源动力汽车的使用场景。当然,目前氢能源汽车共同具备的一个难点,就是氢能源的大规模储存技术,因为氢元素的凝点非常低,所以必须在超低温情况下才能成为液态。而如果要提高它的凝点,那就必须要采取低温高压的储存技术。但是就目前为止能够承受液氢低温高压强度要求的只有钢材料。但是钢如果在大规模储氢的条件下,又会因为超低温而变脆。同时也因为氢原子太小,所以在超低温高压情况下会发生渗透,就会对储氢的钢罐造成安全上的重大隐患,因此大规模储氢技术是现在氢能源大规模应用的最大瓶颈。目前采取的办法也只能是即时制备小规模运输储存。无法向化石能源一样采取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运输,大规模储存的方式去推广运用。所以,氢能源在大规模存储技术上仍有待进一步突破。”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氢能源、氢燃料电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