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合成橡胶业面临内外挤压 前景黯淡
中国合成橡胶业面临内外挤压 前景黯淡
  • www.chemmade.com
  • 2010-09-30 09:22:08
  • 世华财讯
  •     中国市场在继续进口合成橡胶,国内产能却已过剩,合成橡胶行业面临内外挤压,前景黯淡。
       
        国内竞争压力一直都在上升。虽然中石化已从2005年的73万吨提升到2009年的120万吨,增加了47万吨,但中石油和其它企业也分别增加36万吨、35万吨。当前,中石化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比例下降到48%,市场份额逐渐让出。国内一批民企和地方企业投巨资进入合成橡胶产业,全国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合成橡胶项目总产能超过140万吨,其中民企项目达到50万吨。一些国际生产商也进入国内投资设厂,2009年底外资或其控股的合成橡胶装置能力达53万吨,占到全国总量的21%。

        中国合成橡胶企业面临的压力还在于国际供应。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成橡胶能力过剩,中国成为其重要的出口目标市场。中国每年的进口量近百万吨,而且由于技术原因,这部分市场难由国内产品替代。这就形成一个矛盾,国内不断增加的供应量和无法将进口产品赶出国门。中石化的齐鲁石化、燕山石化、巴陵石化和上海高桥石化的产能都达到了年20万吨以上,分别居于全国的前四位,但品种体系不完善。2009年,中国主要合成橡胶品种装置能力共250万吨,SBR、BR和SBCs的能力就占到了92%。而且中国还是不具备异戊橡胶生产能力。中国产品质量不高、牌号不齐全及生产技术落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还不能满足下游各种用户的需求。我国将近一半的本土国有重点轮胎企业都被外资并购,这些外资轮胎生产企业所需的合成橡胶一般只使用本公司的橡胶材料,其使用的原材料大多都需要从国外配套进口,根本不用国内生产的合成橡胶,这就压缩了国产合成橡胶的市场空间。

        2009年,中国主要合成橡胶的产能为250万吨,但产量只有196万吨,中国进口了122万吨合成橡胶。市场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中国在继续进口,但国内产能已明显过剩。其中,苯乙烯类弹性体已经足够满足国内市场消费,但并不完全占据市场份额。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和丁二烯橡胶的能力满足率很快达到了80%-90%。当前国内在建和计划建设装置能力超过140万吨,全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在未来几年内将达到400万吨,即使完全占据市场,乐观的结果是产能过剩15%以上,更可能出现的结果则是过剩程度接近50%。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