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后,国内混合二甲苯市场价格宽幅波动,尤其华东港口价格,下跌以及反弹速度快,且价差大。具体来看,江苏港口混合二甲苯现货价格从月初6660元/吨上下,至12日快速跌至6150元/吨出罐,随后价格快速反弹至6480元/吨上下,价格高低差达到510元/吨,振幅7.65%。
价格快速下跌主要基于市场环境偏空,芳烃产品整体拖拽下跌。期间原油期价走势偏弱,带动国内汽油批发价以及组分产品价格纷纷下跌,同时PX期货创年内新低,上下游产品趋势均向下。尽管国内二甲苯供应压力不大,自身具备较强的抗跌性,但在上下游以及相关产品全数下跌的情况下,市场心态偏空,二甲苯难独立支撑行情,价格震荡下跌。
伴随价格下跌,二甲苯上下游价格关系稍有转变,比较明显的是PX-MX价差的波动。前期由于二甲苯供应偏紧,价格下跌过程中跌幅一直小于PX期货,导致两者价差持续收窄,直至3月初,PX主力与MX次月下纸货价差收窄至300元/吨水平。
3月上价格急速下跌过程,促使MX纸货以及现货跌幅可扩大,高于PX主力跌幅,两者价差逐步拉宽至600元/吨,虽然在叠加运费之后,这一价差尚未达到外采MX实现盈利的程度,但通过价格波动,两者关系得到了很好的修复,若后期价差稍有扩大,PX工厂在原料选择性上将更加倾向二甲苯。
下跌过程中二甲苯向下让利的同时,向上利润也出现了下滑,在3月初,MX-石脑油美金价差最高160美元/吨。自1月下开始,混合二甲苯生产从亏损状态逐步转为盈利,直至3月初一直保持在微利状态。3月上价格大跌的同时,与石脑油价差也在快速收窄,截至3月14日,两者价差收窄至107美元/吨,二甲苯生产再次陷入亏损。
从近期价格宽幅波动,以及上下游关系变化来看,尽管得益于国内混合二甲苯现货供应不多,使其本身供需结构存在一定支撑,但供应紧张程度不足以长期支撑产品价格,并阻碍下游亏损向上转移。另外,美亚二甲苯价差一直偏窄,套利窗口难以开启,一方面亚洲美金混合二甲苯价格下跌,导致国内二甲苯纸货价格承压;另一方面,韩国供应压力加大,在亚洲范围内的供应过剩环境下,国内现货偏紧的状态也无法长期保持。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