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当今全球贸易局势跌宕起伏、变幻莫测的大环境下,关税政策已然成为制约聚丙烯市场发展的核心掣肘要素,使其进入错综复杂且形势严峻的发展困局。自2025年起,中美之间的关税博弈持续加剧、不断升级,对聚丙烯产业链造成了深层次的冲击,导致聚丙烯市场整体行情持续走弱。
一、市场信心受挫 聚丙烯价格震荡走低成常态
进入2025年以来,聚丙烯市场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终端消费市场复苏缓慢,以及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导致对聚丙烯需求量大幅减少。全球贸易格局复杂多变的局势下,关税政策正成为影响聚丙烯市场走向的关键变量,各国关税政策的调整给聚丙烯产业链带来了冲击。目前聚丙烯市场正逐步进入淡季,需求疲软的状态愈发明显,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走低。叠加五一节假日后社会库存大幅增加,贸易商让利意愿较强,积极出货为主,高库存状态下进一步限制了价格的回升潜力。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聚丙烯价格难有向上推动力,短期内华东拉丝主流价格或维持在7150-7350元/吨区间调整。
隆众资讯通过对中国聚丙烯市场参与者2025年5月心态调研的结果显示,5月份38.33%的企业看跌,7.08%的企业看涨,54.59%的企业看稳。看跌者心态为:供应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强,需求端制约货源消耗,价格上行动力不足,后期有下行风险。看涨者心态为:宏观利空政策逐步消化,市场心态稍有转变,后期或有小涨行情。隆众认为,5月份逐步进入传统淡季,加之关税政策影响仍存,下游补库有所减弱,场内心态谨慎,新增产能逐步放量,供需矛盾仍存,聚丙烯市场或偏弱运行,后期需重点关注政策面与成本端变化。
二、检修高位叠加新装置投产推迟 供应压力处于可控区间
2025年中国聚丙烯新增产能共计710.5万吨,目前仅有210.5万吨/年装置投产,多数装置投产时间推迟,实际产能释放速度低于预期,聚丙烯生产企业全样本产能达4656.5万吨/年,当年投产完成率相对较低。
4月份聚丙烯停车日生产占比均值在17.41%,4月28日达到年内最高点在22.83%,4月份检修损失量在67.038万吨,其中涉及检修产能共计1484万吨。5月份随着中景石化一期二线、中海油大榭、中化泉州二线等检修装置的重启,停车影响量有所下降,但月内计划检修装置仍较为集中,加之我国丙烷脱氢制聚丙烯企业高度依赖进口,受关税影响,进口原料成本上涨,PDH 企业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后期不排除计划外检修增多可能。
三、需求状况持续低迷 消费动力匮乏
受全球经济形势震荡下行、国内经济增速渐趋平缓的双重牵制,下游工厂新单承接状况不容乐观,跟进节奏迟缓乏力。在市场竞争白热化、成本高企等多重压力挤压下,企业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盈利水平持续处于低位徘徊状态,在此背景下工厂对原料采购维持刚需。这导致聚丙烯市场需求端缺乏稳固且有力的支撑,市场整体需求疲态尽显,支撑力度明显不足。
后市来看,关税政策落地实施,引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跌,市场交易信心持续承压,担忧情绪不断加重。关税加征后出口订单受限,对市场需求形成明显空头打压。此外,丙烷进口成本居高不下,致使PDH制企业未来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企业降负荷、减产现象或将增多,装置检修密集,短期内缓解市场供应压力。在市场供需与政策激烈博弈的背景下,预计短线聚丙烯市场将弱势震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