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年中国丙酮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5.92%。2017-2019年中国丙酮进口量逐年递增,在2019年达到顶峰77.2万吨。从2020年开始,丙酮进口量呈现下降的趋势,2021年自给率大幅提升,挤压部分进口资源,进口量归回至60万吨上方。
2016-2019年丙酮进口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9年进口量达到近年来高点。
2020年丙酮进口总量70.70万吨,较2019年77.92万吨同比下降9.27%。泰国PTT酚酮装置2月底到3月中旬停车检修;沙特拉比格酚酮装置于2月底停车检修,直至6月15日恢复重启;印度迪帕克32万吨/年酚酮装置3月中旬停车检修,4月中旬恢复重启。部分韩国、台湾近洋货源去印度套利,抵达印度补充,因此出口至中国的量明显下降。2季度因国际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发酵,丙酮下游产品异丙醇出口量明显增加, 国内丙酮市场快速拉涨。尽管进口套利窗口开启,但沙特、泰国合约受装置检修的影响,来自沙特、泰国的合约货源骤减。沙特装置从6月15日恢复重启后,合约货从6月份开始陆续出口至中国,8月份开始进口量快速增多,在9月份一举夺魁。11月初,韩国LG丽水装置因主控室起火停车检修,日本三菱15万吨丙酮装置于11月25日意外停车,LG厂家除了交付自己国内的合约外还要从锦湖调货,泰国和沙特的货源也陆续供应到韩国和日本。台湾信昌36万吨/年酚酮装置12月下旬停车检修,检修2-3周,因此导致东北亚流通现货资源减少,故而来中国的进口量明显减少。
2020年四季度中国丙酮新增44万吨产能,新增产能在2021年集中释放。随着国产货源的不断增多,进口商对于进口货物的操作理性回归,多以合约模式进行。另外,年内欧美货源供应趋紧,东北亚部分货源前往欧美套利,来中国的量减少。加之,因为中国疫情防控导致船只难寻,因此2021年中国丙酮进口量较2020年减少8.44万吨,同比下降11.94%。
从进口来源看,近五年来,国内丙酮来源结构变化不大,排名前四位的国家及地区依旧是沙特阿拉伯、泰国、韩国、中国台湾。
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中国丙酮进口来源国家及地区的前四位是沙特阿拉伯、泰国、韩国和中国台湾,进口量分别为19.02万吨、13.87万吨、13.87万吨和13.51万吨,占比分别为30.55%、22.28%、22.28%和21.70%。
2021年沙特阿拉伯进口量排名第一,多以合约供应为主。泰国、韩国、中国台湾货源也源源不断的抵达中国套利。
从贸易方式来看,丙酮进口主要以一般贸易及进料加工贸易为主,两者占总进口量的90%以上,2021年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进口量也有大幅提升。
2017-2019年一般贸易进口量逐年递增,2019年达到顶峰,高达54.63万吨,占比超过70%。从2020年开始,随着丙酮进口量的萎缩,一般贸易方式的进口也在近两年开始减少。2021年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量占比下降至68.16%。进料加工贸易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21年之前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进口量基本罕见,但2021年进口量明显提升,但占比在4.85%。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