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截止至4月16日,1.2D粘胶短纤国内大厂均价为12822元/吨,较月初上涨1.76%,涨幅222元/吨,环比下跌3.67%。中高端大厂报价在13000-13200元/吨左右。从4月份的整体行情来看,粘胶短纤的行情一路上涨,颇有想要在“金三银四”的尾巴上扭亏为盈的气势。
二、产业链情况
上游棉短绒滞涨企稳,市场成交少量,但因油棉厂开工率一般,棉短绒产出率较低,且棉籽价格上涨,支撑厂家持价信心。下游化纤厂、精制棉厂开工率不高,进口棉短绒价格偏低,厂家按需采购,较为谨慎,制约国内棉短绒成交量。棉短绒购销相恃,其行情仍将保持相对稳定局面运行。
山东省质量较好的棉短绒报价在3500-3900元/吨,持平,食品级报价4000元/吨,个别高价4300元/吨,持平;新疆地区工业级棉短绒较高价报价3300元/吨,持平,低价在2900-3000元/吨,有价无市,少有成交。
根据统计,2019年1-3月,粘胶短纤产量约在95万吨附近,第一季度库存量约在40万吨附近,整个行业产销率仅为57.89%。2019年1-3月,粘胶短纤市场价格期初为13711元/吨,至3月底粘胶短纤市场均价在12600元/吨,下跌幅度达8.1%。从产销数据以及价格数据看,粘胶短纤在产能完全释放后,正在重新调整价格。
从1月中旬到春节前粘胶厂集中出货,大约卖出30万吨货源后,下游人棉纱厂以及中间商,打款速度快,表现积极。当时粘胶价格达到第一季的最低价,市场普遍认为这是粘胶到达底部的一种积极信号。一些原先已经被迫停产的产能又重新开启,并且在春节期间市场停止时,原本业内预期的可能要淘汰的产能并没有完全淘汰,下头人棉纱再一次看空粘胶,使得春节过后的3月粘胶再次出现断崖式下跌,从13711元/吨下跌到12822元/吨,下跌达6.48%,跌幅889元/吨。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近几个月内,粘胶市场的运行呈现单边下跌格局。此情况导致从事粘胶贸易和行业的人群越来越少,也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内的资金在减少,那么粘胶市场也许会走进一个恶性循环。
从二季度开始有一个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利好纺织行业,同时也对粘胶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4月1日要减增值税,5月1日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税率下降3个百分点后,企业每生产1吨棉纱少缴税款100元左右。社保费率下调4%,企业人均可节约费用1200元。多家纺织企业表示,此次减税降费将会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盈利水平,便于企业轻装上阵,同时棉纺产业链整个运营成本也将有所下降,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总结
虽然本轮的粘胶企业亏损较大,在3月的时候粘胶的价格曾经出现12500元/吨的最低价,预计亏损在1000-1500元之间。故本轮3%的税点下降,不会给仍在探底的粘胶短纤行情带来太多利空。深度亏损的粘胶短纤企业也不会考虑将这3%的税点让利给下游客户,因为这3%的税点下降,某种程度上粘胶短纤工厂走出深度亏损的第一步。
对于二季度的粘胶的市场来说,首先粘胶从业者要调整心态,不要被低价所吓倒,调整行业开工率,积极去库存,下游纱线厂家积极参与博弈,帮助粘胶行业走出低谷。短期内粘胶的价格预计还会有一个小幅探涨,涨幅在200-300元/吨左右,长期还得看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