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于2月15日宣布CB&I公司与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就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新建丙烷脱氢装置项目达成合作协议。CB&I公司将为该套装置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和工程设计服务。 这一装置将采用CB&I的CATOFIN丙烷脱氢催化脱氢技术并采用科莱恩公司专有的CATOFIN催化剂来达到年产能为60万公吨的丙烯。该装置通过优化设计,减少了设备数量且降低丙烷消耗,以达到减少项目投资和降低操作成本的目的。
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上马12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项目,其中一期工程为年产60万吨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占地面积4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242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丙烷脱氢装置、聚丙烯装置、料仓、储罐、地面火炬、以及办公楼、食堂、配电室、中央控制室、分析化验楼等。
近年来,丙烷脱氢工艺在我国迅速发展,其单套装置产能大,成本利润优势明显。虽然近几年原油大幅下滑并且持续低位,丙烯价格也有较明显的回落,但丙烷脱氢工艺利润状况依然良好,这也是丙烷脱氢装置能够继续上马的重要原因。
从上图能够看出,2012年至2016年,丙烷脱氢制丙烯除了个别时段处于亏损之中外,绝大多数时间皆呈现盈利状态。丙烷脱氢制丙烯能否盈利,主要看丙烯与丙烷的价差;近年来,丙烯与丙烷价格皆有较大幅度下滑,尤其是2015年四季度至2016年初,丙烯价格跌至历史低位,而丙烷价格回升,丙烷脱氢步入亏损局面。不过,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很长时间,随着丙烯价格大幅反弹,丙烷脱氢盈利状况也大幅好转。2016年,丙烷脱氢制丙烯毛利在1133元/吨,整体盈利状况良好。
盈利状况持续良好的情况下,丙烷脱氢装置也迅速增加。从2013年10月份天津渤化年产能60万吨的丙烷脱氢装置投产至今,国内已经有8套丙烷脱氢装置投产,总产能达到461万吨。
国内丙烷脱氢装置一览表
单位:万吨
企业名称 | 产能 | 工艺技术 | 投产时间 | 配套下游 |
天津渤化 | 60 | Catofin | 2013年10月 | 50万吨丁辛醇、15万吨PO |
浙江卫星 | 45 | Oleflex | 2014年8月 | 48万吨丙烯酸、30万吨PP |
宁波海越 | 60 | Catofin | 2014年9月 | 无 |
绍兴三圆 | 45 | Oleflex | 2014年9月 | 50万吨PP |
张家港扬子江石化 | 60 | Oleflex | 2015年5月 | 40万吨PP |
万华化学 | 75 | Oleflex | 2015年8月 | 30万吨丁辛醇、30万吨丙烯酸、26.4万吨PO |
河北海伟 | 50 | Catofin | 2016年7月 | 30万吨PP |
宁波福基石化 | 66 | Oleflex | 2016年10月 | 40万吨PP |
丙烷脱氢单套产能皆较大,所以一旦装置开工出现问题,对于丙烯行情走势影响也较大。2016年丙烯价格持续回升,丙烷脱氢工厂功不可没。年初,天津渤化及万华化学丙烷脱氢装置相继停工;5月份,宁波海越、万华化学及天津渤化丙烷脱氢装置相继意外停工;8月份,天津渤化及万华化学丙烷脱氢装置意外停工;9月份,绍兴三圆丙烷脱氢装置停工检修;11月份,浙江卫星丙烷脱氢装置停工检修;河北海伟丙烷脱氢装置投产后装置负荷一直不稳定。众多的检修及意外停工导致丙烯供应出现明显减少,进而对于市场行情形成较强的刺激和提振。进入2017年,丙烷脱氢装置检修情况依然较多,仅2月份就有宁波海越、天津渤化及浙江卫星三套丙烷脱氢装置检修,丙烯价格也持续维持在相对高位。
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丙烷脱氢装置位于华南地区,并未丙烯主流市场;并且下游有配套聚丙烯,因此预计对于丙烯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不过,值得警惕的是,丙烯主要下游聚丙烯产能扩张速度较快;预计2017年新增产能预计在279万吨/年;2018年新增产能预计在195万吨/年,2019-2020年新增产能预计在290万吨/年。产能的快速增长将导致聚丙烯供需缺口持续缩小,行情走势也将受到较大影响;作为丙烯最主要的下游市场,聚丙烯的行情好坏会直接传导至丙烯市场,因此,该项目的上马对于丙烯市场而言还是有一定利空影响的。
2017年,丙烷脱氢仍有装置有投产预期,比较靠谱的装置为福建美得石化,同样位于华南地区,下游同样配套聚丙烯装置。因此,未来丙烷脱氢装置仍需密切关注,下游聚丙烯市场也同样不能忽视。未来原油价格有回升预期,丙烷脱氢优势也将继续存在,将有更多的装置上马,未来趋势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