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轮胎骨干企业谋定翻身之计
轮胎骨干企业谋定翻身之计
  • www.chemmade.com
  • 2016-02-17 09:45:42
  • 中国化工报

  • 春节刚过,山东东营3家轮胎企业面临破产的消息迅速在业内流传开来。一些业内人士预计, 2016年轮胎行业的困境将延续,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短期内难以根除,更多轮胎企业破产淘汰似乎难以避免,轮胎行业面临大洗牌的可能。中国化工报记者连日来采访了解到,以智能制造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生产水平,以国际化品牌建设突破价值链高端的禁区,成为中国骨干轮胎企业的选择。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徐文英表示,轮胎企业有了资本积累后,大部分企业都在走扩大产量的路子,忽略了质量的提升、差异化发展。盲目的扩张导致同质化产能严重过剩,这是全行业陷入困局的最直接原因。


    轮胎出口贸易人士王国梅表示,轮胎产能大量过剩导致企业经常依靠低价抢市场,大打价格战,在国内外市场都充斥着中国企业的恶性竞争。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国内企业重出口而忽视国际化品牌打造,中国轮胎产品只能游荡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中低价位、中低质量似乎成了中国轮胎产品的国际标签。 


    在此情况下,一些轮胎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据了解,轮胎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早在去年初就现端倪。山东沃森橡胶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被恒丰橡塑公司收购控股;德瑞宝轮胎有限公司负债47亿元,宣布破产;首创轮胎拖欠货款遭起诉被查封,最终破产。


    现在轮胎业内更为关心的问题是,在泥沙俱下的大环境下,先进产能、骨干企业该如何率先突围?


    记者采访了解到,加快打造国际化品牌、以智能制造为抓手加快提质增效,成了很多企业的努力方向。三角轮胎、风神轮胎、中策橡胶等企业人士都指出,中国轮胎品牌众多,但国际知名品牌少。国内骨干轮胎企业的产品虽然已不逊色于国外产品,但品牌知名度、认知度不高,很难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更难提升销售价格。


    各大企业品牌建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三角轮胎把建设全球化轮胎品牌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中策橡胶今年将全面提升中策产品的品牌效应,提升全系列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品牌价值。还有的企业选择了兼并重组以联合打造品牌,如恒宇科技选择与双星轮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轮胎行业在工业4.0与智能制造方面也发展迅速,如青岛森麒麟轮胎推行工业4.0,使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用工数降低了50%左右,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中橡协名誉会长范仁德表示,轮胎行业关起门来推行工业4.0是不可能的,需要与能源、金融业、互联网等发展密切配合,同其他行业的进展保持同步。转变思维模式,以装备更新来带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改变过去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模式。

  • 文章关键词: 轮胎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