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日服六粒毒胶囊无碍 引发民众质疑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药,原本是治病的,如今却因企业的贪婪而“致病”,铬超标胶囊就是如此。
昨天,修正药业终于道歉并召回涉案产品。修正药,在毒胶囊事发4天之后,终于捡回了良心,承诺要做“良心药”。
然而,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表示,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并没有吃掉多少铬。这一说法,遭到了网友的质疑。456名网友中,有290人选择了“愤怒”,88人选择了“可笑”。
孙忠实同时呼吁,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说成很大的危害。
作为普通消费者,在历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一直在充当试毒者的角色。毒胶囊事件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再次测试“铬”的毒性。
对此,孙忠实解释说,2000年新版的药典标准里面没有胶囊的质量标准,也没有对铬的标准,2000年以后的药典才制定了标准。
2000年以前为什么没有这个标准?孙忠实说,一是当时没有先进的检测手段,不能知道胶囊里是否有铬、有多少。第二,胶囊里有多少铬会造成人体损害,这个也没有标准。2000年以后,我国参考国外药典,进口了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在一些大的单位、研究所、大专院校,个别大的医院才有,“药厂没有这个仪器,怎么能知道是否超标?”
孙忠实表示,按照国家标准,明胶一公斤铬含量不得超过两毫克,现在有超10倍、20倍,甚至上百倍的。但是,即便有这样的现状也不要恐慌。如果吃一种药或者两种药,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吃两个,也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它说成很大的危害,这样造成老百姓都不敢吃胶囊了”。
这已经不是专家第一次站在公众利益的对立面。早在2010年10月份,面粉增白剂存废的争论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力主保留。陈君石认为,使用国家批准面粉增白剂是安全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是有害健康的。然而2011年3月,卫生部就宣布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
对于专家的言论,众多网友选择一笑而过,因为共识早已形成:必须彻查相关部门和涉事企业。新华社昨天也发表评论称,事件发生后的查处和问责力度不应偏废,做到有责必查、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才能真正减少和杜绝此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