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下半年进口窗口间歇打开,俄镍货源流入,缓解国内现货紧张局面,叠加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化导致预期修正、新的镍铁项目逐步推进等多重利空因素,镍价回落至105000元/吨一线运行。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在供应增量大于需求增量的预期下,缺口收窄或令镍价陷于振荡走势。
未来边际增量集中在镍铁
今年上半年海外11家上市镍企产量为54.9万吨,同比减少2.4万吨,环比减少6万吨,其中减量主要集中在Vale和Nornickel,此外First Quantum在2017年9月退出市场,短期看不到回归迹象。按季度来看,二季度相对一季度有所恢复,但整体增量并不高,仅1万吨,并且根据上市公司的年度生产计划,后续出现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偏小,所以我们预计海外主要镍企业产量全年损失在6万吨左右的水平。
在海外原生镍供应出现损失的情况下,增量主要集中在我国以及印尼的NPI项目,但是国内今年至今,由于环保抑制,虽然利润维持高位,但实现的产量增加并不高。
印尼方面,增量主要集中在青山和德龙,青山预计年底前投4台炉子,德龙在产7台炉子,年底乐观将达到10台,主要约束是配套电厂建设进度,金川的4台炉子按照进度则需要到明年才能投产。按照印尼当地项目的投产进度,预计2018年全年将实现新增产量7万至24万金属吨。
除新增镍铁项目外,青山集团和华友持股的红土矿湿法和火法冶炼中间品项目于8月底奠基,项目镍金属当量在3万—5万金属吨。9月28日,青山钢铁和格林美等共同签署《苏拉威西5万吨纯镍当量的镍钴湿法项目》,预计2020年建成开工,年生产镍金属5万吨。镍铁与硫酸镍项目逐步释放,将缩减镍金属缺口,尤其是对纯镍的消耗。
精炼镍库存回落趋势不改,截至9月底,上期所、保税区、LME三地镍最新库存报28.86万吨,同比降低17.85万吨,较年初降低15.41万吨。但由于未来供应边际增量大于消费增量,供需缺口收窄,库存下滑趋势趋缓,预计镍价短期将维持振荡走势,主力合约运行区间在100000—110000元/吨。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