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可燃冰开采技术成功领跑世界
中国可燃冰开采技术成功领跑世界
  • www.chemmade.com
  • 2017-06-13 10:00:24
  • 央视网
  • 随着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满月,可燃冰这种过去“可望而不可及”的非常规能源被逐渐揭开神秘面纱。记者日前登上“蓝鲸1号”海上钻井平台,探秘这种“另类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在距离珠海320公里的神狐海域,100多米高的平台被蔚蓝的大海环抱。平台右侧轰鸣的水流中,可燃冰试采点燃的橘红色火焰正在熊熊燃烧。这个看似普通的海上油气开采平台是全球首座第七代双井架、半潜式钻井平台,其上可燃冰的开采过程藏着中国六大技术体系、二十项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

      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平台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自2017年5月10日点火测试以来,至6月10日14时52分,平台已连续产气31天,总产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6800立方米。

      我国成功试采可燃冰 领跑世界

      之前,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曾宣布,我国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党中央、国务院还为此发来贺电,给出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可燃冰到底长啥样?为何“冰”可以燃烧?开采成功,是否意味着它可以替代煤炭和石油,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呢?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在全球分布非常广,资源量大,所以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和试开采工作,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都在科研攻关,国际竞争非常激烈。

      美国、加拿大在陆地上进行过试采,但效果不理想。

      日本于2013年在其南海海槽进行了海上试采,但因出砂等技术问题失败。2017年4月在同一海域进行第二次试采,第一口试采井累计产气3.5万立方米,之后于5月15日再次因出砂问题中止产气。

      韩国、印度、印尼等国家也制定了可燃冰试采计划。

      与日本试采的可燃冰矿相比,我国海域主要属于泥质粉砂型储层,这也是占全球90%以上比例的储藏类型。砂细导致渗透率更差,施工难度更大。

      那我国在可燃冰开采上有何独门秘笈,为何能够成功领跑世界呢?

      试采可燃冰,我国使用的防砂技术、储层改造技术、钻完井技术、勘查技术等走在世界前沿的技术,均来自于自主创新。

      我国的突破,对于全世界而言具有可参考和借鉴的价值。而且它将可能会是继美国引领“页岩气革命”之后的、由我国引领的新一轮“天然气水合物革命”,将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试采成功时,钻井平台工作人员合影庆祝。

      据介绍,目前试采井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获得各项测试数据264万组,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文章关键词: 可燃冰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