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20年前化工废料成污染源 为何久治不愈
20年前化工废料成污染源 为何久治不愈
  • www.chemmade.com
  • 2010-07-27 09:20:47
  • 台州日报
  •     河塘里鱼虾大量死亡、填埋池上方的树木大面积枯萎、小牛食草后离奇死亡、村民饮水后腹泻不止……上周,黄岩上垟乡山嘴头村,郑守右、冯招太、张志国等村民带记者来到曾填埋化工废料的池边挖掘,随着白色粉末越来越多的出现,多年前的梦魇重回围观村民之中。

        这一切,源自20年前曾被强制关闭的上垟乡化工厂。

        难以忍受化工厂污染,村民集体上访

        1990年,郑守右等9名村民来到黄岩有关部门上访,并附上了村民集体签名的申请书,要求关闭上垟乡化工厂。

        这家成了山嘴头村村民众矢之的的化工厂原址位于上垟乡,以生产珠光粉等化学物品为主,由于污染严重,不得已在1981年移至山嘴头村。

        起初,山嘴头村村民并不知道化工厂生产的珠光粉对人体有何影响,一些村民甚至很高兴,因为化工厂肯招他们进厂就业。

        但不久,村民就发现越来越不对劲。不仅化工厂里的工人陆续出现手脚发痒等症状,有些人甚至手脚浮肿、溃烂。紧接着,村民发现,化工厂排放污水流经的地方,鱼虾死亡率急剧增加,田里常见的泥鳅、黄鳝也消失了。周阿招老人当时就居住在化工厂旁边,经常能闻到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一段时间后,她就觉得喉咙被什么堵着,讲不出话了,这样的状况持续了7年,她成了一名“哑巴”,和人交流只能打手势。直到后来化工厂搬离后,才逐渐恢复了说话能力。

        附近村民回忆说:“每次走到化工厂附近,总是能闻到一股恶臭。”这严重影响了村民们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村民甚至不敢饮用村里的井水,跑到大老远去提山泉水。此时,有村民开始怀疑罪魁祸首是化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于是,将提取的水样送到有关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水样中的铅、汞含量严重超标。

        当地村民意识到化工厂危害的严重性后,遂组织上访。

        1990年6月,原台州地区有关部门会同原黄岩市政府和头陀、上垟两地进行联合调查。当年7月,原台州地区卫生局对化工厂废水污染一事进行调查。

        几十吨有毒化工废料一埋了事

        1990年9月,在原地区人大的关注下,原黄岩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黄岩市乡镇企业管理局、黄岩市劳动人事局、台州地区卫生局联合发文作出决定,责令上垟乡化工厂立即停产、搬迁。

        化工厂终于搬走了,山嘴头村村民长舒了一口气。

        然而,他们不知道,更大的恶梦还在后头。

        按照当年联合发文作出的决定,化工厂关闭后,业主必须对工业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然而,搬迁时,化工厂偷偷地把几十吨化工废弃物埋在了原厂区附近的地下。

        此后,怪事在村里接连不断发生。在化工厂关闭后的十几年间,河塘里的鱼虾还在大量死亡;在化工厂周边,树木和草大面积枯萎……特别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村民深信,当年化工厂的污染物并未清除,珠光粉还在。

        有一天傍晚,一村民家养的小牛在原化工厂边上的草丛里吃草后,当晚就离奇死亡。此事让当地村民再次把矛头指向了上垟乡化工厂,认为这是由于其排放的污染物及1990年倒闭后的残留物所致。

        他们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当地政府再三表示说,化工厂残留的污染物已经处理干净,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钓鱼人牵扯出污染源,水库再现“珠光魔影”

        几年来,村民陆续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未果。

        2005年,一位村民在化工厂原厂址地块挖地基造房子时,挖出了许多白色的粉末,看上去一片雪白的粉末,闻上去却有一股恶臭味。在不远处长潭水库钓鱼的黄岩市民程增福闻讯赶了过来,他一看吓了一跳:这些明显是化工废料,更可怕的是,原化工厂就建在山嘴头溪边,这条溪,离长潭水库仅几百米的距离!

        程增福随后发现,溪边的泥土、石块上有很多这样白色的物质。程增福立即提取灌装了粉末和周边的水样。回到黄岩后,他立即把粉末和水样寄到上海市一家专门机构化验。检验结果表明,铅、汞含量严重超标。

        接到长潭库区上游化工固废物污染的反映后,台州市环保局核实情况,立即会同黄岩区环保局、黄岩长潭水库管理局及上垟乡政府一起,对当年上垟乡化工厂的污染残留问题进行调查。环境监察人员现场取样送往省环保厅检测化验后,对现场堆放的化工固废进行了封存。

        经调查证实,当年化工厂擅自填埋了20多吨化工固废物。

        记者在调查中,看到了一份台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出具的监测报告,时间是2005年12月,也就是接到举报后。报告中,证实这些埋在地下的废物总铅浓度远超出最高允许浓度。这些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余留下来的废物,位于长潭水库饮用水源上游,如不及时清运,经雨水的冲刷,排入溪流,将直接污染环境,影响长潭水库水质。

        村民这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原来当年化工厂为了省钱省事,只清理了一部分的污染物,其余的就直接埋在地里了。

        五次清运,到底有多少化工废物深埋地下

        2005年12月14日,黄岩区环保局、黄岩长潭水库管理局、上垟乡政府以及山嘴头村委会组织人员,对化工固废进行挖掘、清理、装袋、装车,并派专人押运车辆至黄岩废物焚烧站暂时封存。

        “共运走了1000多袋。”冯招太告诉记者,看着一袋又一袋的污染物被运了出去,村民们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下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有些村民从田里回来后,脚又接连出现痒、肿、烂等现象,他们意识到,肯定还有污染物清理不彻底。

        村民的猜疑再次得到证实。2007年,省环保厅在调查山嘴头村化工固废物污染事件时发现,2005年的清运行动,并未对原化工厂区的沉淀池进行冲洗、拆除,而是采取了简单的回填方式。

        调查中,对沉淀池土壤的0.5米深处渗出水进行取样,检测后发现铅含量严重超标,山嘴头村仍存在重大污染隐患!

        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发生。当相关部门的检测结果出来后,清运再次进行。然而,到底有多少化工废物还深埋地下,谁也说不清楚。几年来,随着群众的举报,山嘴头村一共清运了5次化工废物,但谁也不敢保证地底下就没有这些东西了。

        化工污染会成久治不愈的痼疾吗

        最近的一次清运是在今年5月进行的,村民们又看到,400多袋的化工固废物被起出,运走。但是,无法用肉眼判断,无法准确探知污染物埋放地点,因此每次有关部门都是接到群众线索和举报后,才进行清运处理,这给彻底清理造成了难度。

        “这是新近发现的。”上周,记者被几位村民带到了沉淀池边,用锄头翻下土,就可以看到一片白色物质,这就是村民口中所说的珠光粉。

        郑守右说,这些粉末,在周边50米范围内都可以见到,历次清运后,虽然没有大片大片地出现,但找个地方翻一下泥土,还是随处可见。村民们估计,还有一部分化工固废物埋在地下。

        村民们带记者察看的地方,就在山嘴头溪边,有些地方甚至就在溪床上,这里,离长潭水库库区不到一公里。站在还有白色粉末的地里,可以看得到长潭库区。

        村民们希望,能有一次彻底的大清查,把这个隐患永久消除。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