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产业发展需构建竞争型结构
www.chemmade.com
2016-12-21 10:07:38
中国证券报
合理利用天然气对治理雾霾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接连遭遇雾霾天气。有研究表明,PM2.5来源主要是燃煤(34%)、机动车燃油(16%)和工业生产(15%)。相关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与能源利用相关的PM2.5排放占其总排放量比例约70%。
治理雾霾的关键之一在于从源头上减少煤、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天然气作为一种替代能源,逐渐显示出其环境代价小的优越性。事实上,加大天然气代替车用燃料已被不少国家和地区成功应用。
扩大天然气的应用范围有赖于天然气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价格市场化改革,还是旨在激发价格发现和指导作用的机制改革,对于行业发展极其重要。其中,构建产业竞争型结构是关键。
当前,价格已成为天然气产业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天然气消费量猛增,进口规模随之飙升。由于价格没有理顺,进口气价比国内井口气价高出近两倍,企业销售和盈利压力与日俱增。此外,随着其他替代能源技术的日臻完善,天然气价格的比价优势也在逐渐消失,产业后续发展隐忧大增。在此背景下,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紧迫。
因此,天然气产业以价格为表现的种种问题,需要通过打破垄断、形成竞争,最终实现市场定价机制来加以解决。从国际经验看,欧盟为打破产业链垄断结构,从1998年分步骤、有差别地引入竞争。根据不同目标、采取不同政策,一环一环地对各成员国采取适宜的政策措施。
增加进口市场主体,推动了管网向第三方开放,是打破垄断的重要途径。通过将管道等基础设施运营商从综合经营中拆分出来,在产业链内增加竞争,并刺激产业链内企业的重组等,最终使天然气产业以市场选择的价格面对各类用户,并与需求侧保持动态平衡。也就是说,竞争型结构有助于实现进口、销售企业以及用户之间的利益平衡,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然,中国的天然气产业有其特殊性:一方面,从事天然气进口和销售的企业均属于大型石油天然气集团,在国际油价过去近三年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动作过大的改革反而可能动摇天然气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此外,在与其他替代能源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天然气产业需要依靠成型、系统的脉络面对产业之间的竞争,大型油气企业在现阶段最有能力承担这份重任。因此,对于天然气产业而言,依据产业内外环境变化推动竞争型结构构建需采取合适的步伐。
文章关键词:
天然气产业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