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渣、氯化渣、酸渣
对于矿商而言,钛白粉频繁涨价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受钛白粉行情推动,国内矿商也跃跃欲试,提价情绪较浓,4月份攀矿持续调整,月累计上涨了30~50元/吨,而进口钛矿市场价格也相应作出了一些调整,大部分进口矿涨幅在10~20元/吨,印度矿则调涨了30~50元/吨。
4月份钛渣市场表现平稳。虽然下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但氯化渣、酸渣价格并没有受到带动同步上调。目前北方地区氯化渣企业开工情况依然不佳,部分企业已经转型生产其他产品,离开钛渣行业。4月份90氯化渣出厂价格在3800元/吨左右,75酸渣出厂价格在2500~2600元/吨。
四氯化钛
4月份价格表现平稳。在上月末四氯化钛价格上调之后,4月份四氯化钛市场重新进入平稳期。由于供应与需求相对稳定,目前各企业开工情况稳定,企业库存压力相对较小。
海绵钛及钛材
在3月下旬海绵钛价格上调之后,成交量既未增长也未下降,表现稳定。钛材价格也未因此而出现上调。目前,海绵钛企业认为,经历了两年的市场低谷期,部分产能已经退出市场,当前市场现存产能已经调整至较为合理的水平。随着供需逐渐平衡,未来海绵钛价格仍有可能再度小幅上调。
4月份钛白粉市场持续上涨态势。4月份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涨幅超过1000元/吨,而国际部分企业也宣布上调未来产品价格,涨幅在150美元/吨左右。受此影响,部分此前由于亏损暂停生产的企业恢复生产,未来我国钛白粉供应量将有所增加。若未来钛白粉价格持续大幅上调,将会刺激更多停工的企业复产,有导致供需再次失衡的风险。
停工企业逐渐复产
我国钛白粉价格在一个月内上调10%左右。自春节之后,国内钛白粉市场进入上行通道,自春节假期至今的两个多月里,其价格上涨超过2000元/吨,涨幅超过20%。
笔者认为,其价格疯涨的背后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因。首先,春节期间国内钛白粉价格过低。由于其价格跌破许多中小型企业的成本线,造成众多企业减产停产。而节后随着供应量的减少,价格出现报复性反弹也是意料之中。其次,行业内企业目标一致,几家主要企业同时宣布涨价使得市场预期改善。而下游企业拥有不错的利润空间,可以承受其价格上涨。第三,钛白粉企业为淡季提前准备弹药。每年的七八月份为国内钛白粉销售淡季,在过去的两年间,钛白粉价格均因淡季销售不佳导致价格崩盘。因此,在需求旺季提升价格获得一定的利润及资金储备也有助于企业渡过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时期。反之,若钛白粉价格在需求旺季不能提升至理想的位置,必将造成企业在需求淡季更加难以为继。目前,国内一线企业生产的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已经回升至11500~12000元/吨一线,且价格还有较大的上调可能。随着价格的拉升,部分停产减产的中小型企业也逐渐提升产量,导致国内钛白粉产量逐渐增加。行业进入淘汰整合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未来钛白粉价格的进一步提高,我国钛白粉市场有可能再次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进入市场淡季期间,各企业能否顺利解决库存问题将决定下半年市场走势。据笔者观察,目前市场上产品库存已从生产企业逐步转移至经销商及终端用户手中。这有利于生产企业,尤其有利于大型企业准备好充足的资金在需求消化、销售压力增大的时期渡过难关。此外,将产品价格提升到相对较高的位置也有利于企业维持较低的库存,在淡季来临前获得更多的库存容量及降价空间,降低企业销售压力,获得更多周旋的余地。由此可见,我国钛行业正处于行业调整、淘汰整合的时期。大型企业由于自身质量、品牌优势,逐步获得市场认可,这种优势在市场竞争中逐渐体现出来。而一些产品结构单一,没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正在被清洗出市场。这种现象,既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又符合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淘汰掉低端产能;微观上鼓励企业勇于创新,令企业产生危机意识,有动力去打造最契合企业自身的竞争模式,最后形成各家企业间相似却不相同的各具自身特色的产品及服务,从而提高我国钛产品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