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江苏关闭7000家重污染化工企业
江苏关闭7000家重污染化工企业
  • www.chemmade.com
  • 2015-12-03 09:29:18
  •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让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更多成为现实

     

    昨天,江苏省委召开“环境美”专题新闻发布会,来自省环保厅、住建厅、农委的领导在向7900万江苏居民汇报“十二五”期间,各部门围绕“环境美”取得的成果外,还描绘了江苏未来五年间绿色发展的新蓝图。

     

    淘汰7000家重污染企业

     

    在全国率先划定生态红线、提前实现国家下达的落后产能淘汰目标、加大环境治理修复、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省环保厅的副厅长蒋巍介绍,近年来江苏经济绿色转型力度明显加大,目前全省陆域面积22.2%的红线区域已经严格保护起来,过去5年里,累计关闭7000多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仅今年以来,全省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294起,立案侦办环境犯罪案件185起。

     

    江苏在加大环境治理修复、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的同时还加强了环保制度改革和社会共建共享力度,比如启动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大幅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试行水环境资源上下游“双向补偿”政策、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6.5%,重污染天气天数同比减少38.4%。

     

    全省计划建成1万个美丽宜居村庄

     

    “‘环境美’既要包括清新空气、清澈水质和清洁环境,也包含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交相辉映。”作为江苏住建部门的带头人,省住建厅厅长周岚结合职能分工,在发布会上向大家阐述自己对环境美的理解。

     

    周岚介绍,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涵盖城乡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园林绿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改善等与“环境美”密切相关的内容。目前全省18万个自然村已完成整治任务,覆盖面超过95%。城市环境整治“坚持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的思路,着力解决城市环境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的问题,累计实施城市环境整治项目5.18万个。全省保有1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4个城市获“联合国人居奖”,9个项目获“联合国人居署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11个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奖”,47个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在“十三五”的住建工作规划里,城市和村镇环境现有短板将继续得到补差。据悉,全省计划建成1万个左右美丽宜居村庄,发掘和保护好1000个左右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筑组群;推动全省小城镇实施“环境整洁镇”达标建设,到2020年全省形成1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和100个左右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镇。

     

    千余村庄变身星级康居乡村

     

    和木桶理论中决定盛水多少是最短的木板一样,相对于城市追求环境的先天优势,广大农村因基础条件相对薄弱而成为“环境美”的短板。因此,什么时候农村实现环境美了,全省也就真正拥有了“环境美”。

     

    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告诉记者,通过5年的努力,目前全省95%以上的自然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整治任务,村庄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显着改观,建成了1300多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的三星级康居乡村。江苏村庄环境整治得到农民普遍欢迎,村庄环境整治实践获得2014年度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并被亚行东亚可持续发展中心评为2014年度“最佳实践案例”。

     

    在吴沛良眼里,现代农业既是绿色产业,也是建设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农村的环境美要以“功能布局合理、资源利用集约、农耕文化传承、农村环境良好”作为出发点。达到让绿色食品“养胃”、耕地资源“养颜”、田园风光“养眼”、天然氧吧“养肺”的绿色江苏效果。

     

    结合这两年我省发展势头良好的休闲观光农业,吴沛良认为除了扩大发展规模外,还要提升水平。既不能丢掉农业的根本也要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彰显农耕文化底蕴,推进集群集聚发展。

  • 文章关键词: 化工企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