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湖北宜昌的精细化工园区,记者首先看到的是整个园区的平面区域分布图以及兴发循环经济产业链。兴发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晓清告诉记者,这个园区非常能代表整个兴发集团。园区经过10年的发展,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年销售额160亿元,有赖于兴发独特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
陈晓清介绍,兴发宜昌精细化工园区是全国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兴发集团在最开始设计这个园区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循环经济问题。整个产业园结合了磷、硅、煤、氯、甲醇、氨等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业态包含磷化工、硅化工、盐化工和煤化工,产品以生态农药、有机硅、甘氨酸、烧碱、电子化学品、特种磷酸盐、水处理剂等为主体,以氯平衡为主导,形成了一个产业循环网。这样的循环产业链能够为企业降低大量生产成本,仅在运输成本上每年就可节约8000万元以上。同时,产业链上的产品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在某一产品行情不好时可实现利润转移,保证整个产业链的收益。
兴发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湖北省级磷化工工程研究院。为了发展好循环经济产业链,兴发已经积累了很多技术储备,每年的技术创新投入均在3亿元以上。“如果一个企业不搞新产品开发、不搞技术创新,只会是死路一条。”陈晓清这样对记者说。他指着旁边的兴发研发基地告诉记者,在这不到140亩的研究院中,有超过300名科研人员,是专门为这个化工园区做配套的,他们有自己的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兴发集团还和全国各大院校建立起共建合作关系,保证技术创新力度。
园区的“三废”处理尤其可圈可点。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兴发主要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进行。而在“三废”处理方面,全部都靠自己完成。园区目前废渣的自我消耗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废水、废气达标甚至优于标准水平排放。陈晓清告诉记者,兴发已经有黄磷减排专业技术出让,帮助同行企业进行排放水平升级。
目前,兴发集团正在从原料化工向着精细化工转型。公司磷矿开采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在选矿过程中对矿资源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工业园的不同需求利用不同品级的矿资源,最终使所有资源全部实现综合利用,吃干榨净。
同时,据陈晓清介绍,目前兴发宜昌精细化工园区内共有13家发展公司,其中10家负责生产,其余3家分别负责科研、物流和后勤。这13家公司的股权结构各不相同。兴发引进了跨国公司以及中国沿海地区、内地等企业,将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各方优势结合在一起,共建合资公司。而这13家公司又共同组成了园区的管理委员会,在生产计划与调度、质量、安全、设备、环保、保卫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综合管理。这样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保证各个子公司的自主经营,又能确保整个循环产业链的统一发展规划和统筹,使得产业链的效益最大化。
陈晓清表示,兴发在全国共有10余个化工园区,每个园区都有以产品为纽带的小循环,园区之间存在以资源利用最大化为纽带的中循环,在终端有以市场为纽带的大循环。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链,保证了兴发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