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日产近90万吨
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日产近90万吨
  • www.chemmade.com
  • 2014-06-13 10:45:11
  • 中国化工报
  •     从2014青岛国际脱盐大会上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产水规模89.95万吨/天,广泛应用于沿海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及海岛的生产生活用水。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海水淡化出现产能加速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国际间竞争加剧的新趋势。据统计,截至2013年8月,全球海水淡化工程总装机容量已达8093万吨/天。
        
        反渗透、低温多效和多级闪蒸法海水淡化技术是国际上已商业化应用的主流海水淡化技术。我国已掌握反渗透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浙江六横单套1万吨/天反渗透和河北黄骅1.25万吨/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并自主设计制造了多套3000吨/天、4500吨/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相关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海水淡化总体规模不断增长。在技术进步和政府的推动下,2009年至今全国新增海水淡化能力65.7万吨/天,占总规模73%。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产水规模89.95万吨/天,为沿海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带来了丰富的水源。
        
        在海水淡化成本方面,主要包括投资建设、能源消耗、运行维护三部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国际上海水淡化成本呈下降趋势。目前,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各占总成本的1/3,淡化水平均售价为0.6~0.9美元/吨。受工程规模、能源价格、维修成本、人工费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淡化水成本在5~8元/吨,已接近国际水平。
  • 文章关键词: 海水淡化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