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7年后“化工竹笋”神秘市场又复活
7年后“化工竹笋”神秘市场又复活
  • www.chemmade.com
  • 2010-05-11 09:30:21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工人在脏兮兮的水池里捞出鲜亮的竹笋来。
      
      竹笋好吃,但采摘几天后就容易变质。湖北有个地方生产出来的竹笋几个月都能保鲜,用的是什么技术呢?人工无标准使用化工原料焦亚硫酸钠——天热的时候加一大把,天凉的时候加一小把,一年能造出近万吨这种竹笋,销往全国许多省市。
      
      4月初,湖北省荆州一位市民透露,反映在该市市区一个大市场内,有数十家商户加工竹笋,“车间”里经常发出刺鼻的味道。春天正是竹笋消费旺季,中国质量万里行立刻派记者赶赴湖北。
      
      神秘市场销售“化工竹笋”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在当地调查中了解到,位于荆州沙市区的柳林洲大市场,大大小小有二十几家批发竹笋的门市。在这个大市场里面,主要销售两种笋,干笋和湿笋,这些笋子的保鲜主要依靠添加焦亚硫酸钠,增白则使用硫磺。
      
      至于添加的分量也没有标准,完全由自己掌握,为美白效果好,一般都过量多加。“为了让竹笋好看,能卖个好价钱,5市斤装的竹笋添加‘一小把’焦亚硫酸钠,10公斤装的则添加‘一大把’。”
      
      4月7日上午,当记者走进柳林洲大市场时,这里几乎所有门面的卷闸门都是呈半开的状态。
      
      在露天的大路上,摆着几十筐已经加工好的凉拌竹笋,老板刘长伟和儿子正在装箱,这几天要出货。
      
      刘长伟来自四川省隆昌县,他说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商户也都来自四川,这里的竹笋大部分也都是从老家进货到荆州,在这里经过加工之后,就可以外销了,主要的客户分布在湖北、浙江、湖南等地。
      
      他做这个行业已经17年了。从四川拉过来的竹笋,在装袋前被压干了水份,当地也把它称为干笋。
      
      在和刘长伟的交谈当中记者了解到,他的老家四川省隆昌县,有很多收购笋子的老板。干笋都是放在麻袋子里,两三天的时间就会腐烂,为了延长笋的保质期,他们通常使用硫磺熏蒸。
      
      在刘长伟的仓库里,堆积着用麻袋装的干笋。包装袋已经脏得看不出原貌,从外包装袋上观察,根本看不出来这些袋子是装干笋用的。刘长伟带记者去仓库里看干笋的时候,他指着脚下踩着干笋介绍。
      
      麻袋子堆积在仓库里,有一人高。地上有一道污水小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在刘长伟另外一个成品仓库里,一排排装满竹笋的纸箱子堆满了仓库,记者在成品仓库一个不显眼的角落看到一个小铁盆,盆里黑色的残留物边上布满了没有燃烧的黄色粉末。
      
      刘长伟称,在市场上,干笋的需求量是很少的,因为干笋的成色不是很好,从外表看起来不鲜艳。在市场上比较走俏的是鲜笋。从柳林洲大市场出售的笋子,大都也是加工好的鲜笋。
      
      化工原料成保鲜剂
      
      记者以订货者的身份走进林莲芝的作坊里,一个老年女工在池子里捞竹笋,另一个老年女工正在使用所谓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天气凉快的时候,添加‘一小把’,天气热的时候就添加‘一大把’。”她一边说,一边抓了一把,在包装袋里撒了撒,用脚踩了踩,老板林莲芝顺手就打包了,停在外边的车准备出货。记者在作坊里看到一个铁盆,拿起来闻了闻,一股刺鼻的气味立即扑来,差一点咳嗽出来。记者问一旁捞竹笋的女工,你们怎么还用硫磺熏呀?“这都是老板自己熏的,熏的时候,竹笋用油布盖上。”女工回答。
      
      记者走访了市场内几家大的作坊,添加焦亚硫酸钠的没有固定的容器,都是随手抓。
      
      干笋经过手撕或机器切割成条状的笋丝,再经过浸泡、增白之后,然后加入相应的保鲜原料就进入市场了。
      
      鲜笋的形状、颜色都和干笋有很大的不同,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鲜笋就是用硫磺熏过的干笋加工出来的。
      
      在刘长伟的门店里,有两个雇佣的作坊工人,他们刚把笋子摘好,倒在池子里面用水泡起来。
      
      在一间屋子里,两个池子都是分别靠着两边的墙。池子中间有一道水沟,向外面流着污水。在浸泡笋丝的池子里,刘长伟随时用来洗手,他老婆拿着一个大型的漏勺正向外面捞笋丝。
      
      刘长伟称,以前都是在清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也就是工业用的烧碱。放了碱笋子就是发胀的,要放两三道(碱)才做得成。现在,相关部门不让使用烧碱和硫酸了,都是使用焦亚硫酸钠。
      
      池子旁边堆放着未加工的竹笋,而四五百斤用竹筐装好的竹笋正准备往外运。
      
      柳林洲大市场,有20多家门店在做这种笋子,一家一年至少要销六七十吨。刘长伟告诉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仅荆州这一个市场每年要运出上万吨用化工原料泡制的竹笋,然后销往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地。
      
      一个市场只有6个营业执照
      
      这些加工竹笋的小作坊是怎么取得营业执照的呢?
      
      这里总共20多家门面,大都是家族式的小作坊经营模式。
      
      在沙市区江岸工商管理所,也就是主管柳林洲大市场的工商部门,副所长何国成(音)告诉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整个柳林洲大市场只有6个营业执照,为了方便工商部门的管理,使用的都是王宗毅的名字,王宗毅是柳林洲大市场的负责人。而使用同一个营业执照的有三四个小作坊。
      
      不少作坊里都备有真空包装机,就地生产,就地包装,在柳林洲大市场,生意做得比较小的,一个家庭成员就够了。
      
      王洪刚来这个市场两三年,也是从四川过来的,和老乡相比,他的生意做得还很小。
      
      4月8号的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王洪和父亲还有一个年约30岁左右的女子正在装箱。浸泡好的笋丝,放在一张大的蛇皮塑料布上,一家三人穿着鞋在上面走来走去。
      
      几根笋丝被翻出了塑料布的外面,沾满了土。“这几个还能用不?”记者问道。“可以用的。”王洪随手把它装进了包装袋子里。
      
      记者来到一个小阁楼上,看到堆放的纸箱有半人多高,紧靠纸箱堆放的地方,有一个蛇皮袋子,记者打开一看,是成块儿的硫磺。
      
      此时,王洪的父亲紧随着记者上了楼,怕记者发现硫磺,他迅速跑到蛇皮袋子旁边,双腿紧紧夹着装硫磺的蛇皮袋,指着堆放的箱子紧张地说:“就这几种箱子”。随后,他一步不离地引记者走下阁楼。
      
      阁楼下面,包装袋里的笋子已经算成品了,下一步就是直接到达人们的餐桌上。刘长伟说,“18斤重的发到长沙卖45元,运费是一块五一袋。”作坊老板很熟悉这样的价格。“28斤的55元”。
      
      他表示不管客户需要什么样的包装都可以做,质量好一点的也可以做,但是相对价位就会高一点,如果价位低的,笋子的成色相对就会差一点。不过,他保证,保鲜的质量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这一点,他的客户们都放心。“如果出现货物腐烂的情况,全部都算我的”。
      
      柳林洲大市场上,比普通笋丝价位高一点的是罗汉笋。“5块钱一斤,因为罗汉笋属于野生笋,所以价位就高一点。”刘长伟说。
      
      罗汉笋的主要市场在中高档酒店。刘长伟的作坊里,也浸泡有罗汉笋,同样散发着刺鼻的味道。刘长伟称,里面加的都是焦亚硫酸钠。
      
      工商前来调查商户纷纷关门
      
      4月8日,记者就柳林洲大市场的竹笋问题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记者打电话的时间是中午12点钟左右。
      
      举报之后十几分钟,记者看到,市场上的各个门店纷纷收工,有商户开始用面包车转移已经装箱的竹笋。
      
      点30分,柳林洲大市场的各个小作坊全部收工。尽管是江岸工商管理所陈明所长带队查处,也不见任何商家开门。
      
      荆州沙市区315消费者保护科办公室主任李鸣称,这里面有人通风报信,但他保证绝对不是市工商局,如果有人通风报信,也是沙市分局或者工商所的工作人员所为,这个落实后再做处理。
      
      接到记者举报后,李鸣是工商部门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工作人员。他解释称,在查处之前,当局里的公务车到市场上“转了一圈”之后,各个作坊就开始关门了。
      
      一边是工商部门要查出,另一边是商家都已经大门紧闭。在作坊老板王洪的门前,李鸣和陈明带队的工作人员在门前等了两个多小时,也不见开门。
      
      围观的其他商户们则称:“商户们看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员都害怕。”
      
      作坊老板王洪也害怕,因为在李鸣主任和陈明所长带队查处的时候,工商部门的车辆就停在他家门店前,而在记者等待查处的两个小时内,始终没有见到王洪把门打开。
      
      李鸣对一旁商户说,如果王洪不肯开门,就说明有问题。
      
      7年前被查处之后又复活
      
      在工商部门执行查处任务的两个多小时内,柳林洲大市场上所有的商户都是“关门大吉”,这令李鸣主任和陈明所长很无奈。
      
      而市场负责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法人代表王宗毅说:“就是找不到人,也没有办法”。
      
      尽管李鸣一直对商户们强调只是工商部门一次正常的查处,市场上还是没有任何一家门店愿意接受检查。
      
      一名王姓市场负责人表示,他们只能保护商家,至于找不到人,就无法开门接受检查,这很正常。
      
      他表示,他们只负责向商户们收取房租,至于商户生产什么东西,是否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作坊老板刘长伟说,他所租的一间门面房每个月的费用是240元钱,在当地来说,是比较便宜的。他已经到这里有7个年头了。
      
      7年之前,媒体报道“化工竹笋”的时候,商贩闻听查处风声后将未销售完的“毒笋”转移藏匿,欲在查处风头过后再拿出来销售。
      
      时任市卫生监督局局长许忠诚表示:食品卫生安全重于泰山,容不得丝毫疏忽松懈!不管在什么时候,对于流入荆州市的“化工竹笋”以及一切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和非法制售不合格食品者,卫生监督部门都将坚决打击,决不姑息!
      
      7年之后,柳林洲大市场再次兴起。
      
      资料显示,荆州市柳林洲大市场也称为柳林洲干菜水果副食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是荆州市十大专业市场之一,为沿江一带功能最全、管理最规范的专业批发市场。
      
      那位王姓负责人表示,柳林洲大市场建设的时候,标准是建成水果副产品批发市场,当时条件下,贷款有1000多万元,由于招商引资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到目前为止,也只能惨淡经营。
      
      竹笋加工经营商户的入驻,收取的房租和管理费用是柳林洲大市场经营资金的来源之一。
      
      化工竹笋危害商家心知肚明
      
      “天气热加一大把,天气凉加一小把”。对于化工竹笋的危害,作坊老板心知肚明。
      
      商户们为了竹笋的美白效果,一般都是加入大量的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其中含有30%的二氧化硫,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罐头、饼干的保质。
      
      但国家对其使用量有严格的控制,绝对不允许大量用于食品加工,如过量使用,会导致食品中二氧化硫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破会B族维生素,引起腹泻,严重时会损伤肝、肾脏,引起急性中毒;另外焦亚硫酸钠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于入口食品,每公斤漂白剂的残留量不得超过0.05克。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