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铝企减产难以推动期铝上行
铝企减产难以推动期铝上行
  • www.chemmade.com
  • 2013-06-27 10:20:55
  • 经济参考报
  •     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使得国际资本回流,适逢6月份是国内银行半年末的重要财务时间节点,加之中国央行维持谨慎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内出现流动性紧张。可以预见,此次中国央行一改传统做法,未来货币政策难现太大的松动,流动性偏紧将延续,后市期价格仍将承压。
       
        受铝价低迷的拖累,近期国内企纷纷减产保价。易贸调研数据显示,本月铝冶炼企业平均开工率为72.1%,为年初以来第6个月连续下降。具体来看,63%以上企业开工率在8成以上,高开工企业占比较上月下滑5个百分点;13%左右的企业开工率位于5成至8成;其余约24%企业开工率不足五成,甚至有11家企业完全停产。据悉,铝业龙头中铝也于近期公告关停38万吨电解铝产能。此外,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已按照国家化解产能过剩要求,根据市场情况,采取了大修槽停槽暂停启动减产措施,同时正积极研究160kA及以下产能择机退出方案,涉及产能27.8万吨。
       
        易贸研究中心认为,在“西进东不退”的态势下,中国电解铝产能已现大幅过剩,导致供应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即使是铝价的小幅反弹也必然导致产量大增,因此供应过剩状态仍将长期存在。5、6月份行业减产浪潮将对铝价产生短期利好,但考虑到减产规模相对较小、新增产能逐渐释放等因素,影响程度及持续性有限。
       
        当前,国内电解铝的平均生产成本大约为15700元/吨,其中电力和氧化铝成本约11500元/吨,辅料成本约1900元/吨,人力成本和其他费用共计2300元/吨左右。而近期长江现货铝价约为14400元/吨,铝厂吨铝的平均亏损额超过1000元左右。近期厂家减产增加,现货市场上货源相对紧张,成本因素有望对铝价形成短期的重要支撑。
       
        从技术上看,LME3个月铝价6月份以来大幅下挫,跌破了1800美元/吨,并创近4年来的新低,上方1820-1920美元/吨为前期重要的密集成交区,将使得LM E铝价的反弹之路压力重重。同期,国内市场上沪铝主力合约成交量持续下降,市场人气疲弱,上海铝价跌破了14500元/吨的重要下沿支撑,未来这一位置将形成较强压力。
       
        美联储退出QE逐渐明确,以及中国央行维持谨慎的货币政策,将削弱铝价的支撑基础;另外,尽管铝企限产保价,但难改产业供应过剩的局面,这将长期压制铝价;技术面铝价遭遇重重压力,因此,铝企减产难以推动期铝上行。
  • 文章关键词: 电解铝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