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利剑下,中石化似乎从未如此频繁地被推至风口浪尖。
6月19日,广东省环保厅公布了2012年广东省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级结果的公示,参与评级的企业总数也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达1251家,而在广东省环保厅公布的上千家企业评级结果中,包括八成以上的企业为环保诚信“绿牌”,其中黄牌企业144家,红牌企业为70家。
而在这组被划分为“三档”的名单中,中石化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广石化”)又再次被挂上“黄牌”,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自2006年以来,广石化持续7年登上这一并不光彩的“榜单”。
事实上,就在一个月前,弥漫在广州城区上空的刺激性气味就已经让广石化这家“老字号”国有企业的污染之蹱备受指责。而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及广石化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称,刺激性气体的来源有待查证。
但时隔半个月后,广州市环保局随即发布官方消息,称经调查,市环保局对广石化在设备大修期间的涉嫌违法行为已依法立案处理,主要包括涉嫌未经批准擅自停用污染治理设施,以及在炼油装置检修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恶臭气体排放等。
这一纸定论也让广石化的环保隐患再次成为焦点,但针对监管部门屡次对其开出的“整改令”,广石化相关负责人余峻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未能进行正面置评。
“广石化在珠三角的经济地位可想而知,对于地方环保部门的责令整改命令,持续多年来虽然进行过一些努力,但始终都没有彻底解决,这和双方的话语权有关。”广东省石化人士对本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