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光伏民营企业资金被套牢 进退两难
光伏民营企业资金被套牢 进退两难
  • www.chemmade.com
  • 2013-04-19 10:06:51
  • 中华工商时报
  •     伴随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开始强制登记,国内光伏行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光伏企业开始各寻出路。
       
        近期,国内几家光伏巨头不约而同有了“大动作”。分处产业链上下游两端的两家行业巨头英利绿色能源、保利协鑫开始了供应链合作。尚德电力则被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专家表示,光伏行业已进入洗牌周期。
       
        英利、协鑫的合作源于光伏上游原材料多晶硅价格的上涨,这无疑是二者合作的直接刺激因素。世界多晶硅市场领域长期被美国、德国等几大国际多晶硅寡头垄断,产品供应价格也多是由这些企业来决定。
       
        由于中国对欧盟多晶硅反倾销初裁的临近,光伏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太阳能级多晶硅提价幅度达15%。以保利协鑫为例,春节后多晶硅价格已由最初的每公斤110元提至了每公斤150元至180元。“一些国外多晶硅企业在初裁出来的这段时间,趁机低价倾销,这自然引发了国内行业的警惕。”国信证券电气设备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张弢表示。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破产重组消息公布会后,处于低谷的光伏行业再次遭到打击,国内同行受波及难以获得信贷支持,也存在被债券市场拒之门外的风险。行业研究员表示,近年来,整个光伏行业鲜有盈利企业,光伏企业的融资渠道基本被卡。
       
        “整个光伏行业现在基本上都在亏损,开工的企业,没开工的企业都在亏损,只是亏损的多少而已”,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表示。行业状况很差,企业亏损严重,所欠债务变成了巨大负担,企业急需资金支持。但是光伏企业的融资渠道基本已被卡死了,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早已不现实,银行贷款方面也变得困难重重。
       
        以赚快钱为目的的民资进入光伏产业之后很快就遇到了整个行业的低谷,使得大笔的资金快速缩水,现在又遇到融资困难,这些被套牢的民间资本面临着断臂退出和坚持到底的两难选择。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认为,中国光伏业已经到了整合期。只有那些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整合中保存力量。因此,对于光伏业这个新兴产业来说,核心技术上的自主权以及对市场的自主把控,才是维持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产业实现有序发展的前提。
       
        “国内光伏行业已经进入洗牌周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由于欧美市场的双反调查、中国对欧提出多晶硅双反调查、国内对光伏业系列鼓励政策的出台,目前光伏产业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直接从行业退出、在国外设厂、行业链条整合,国内的光伏企业将要面临着以上三个选择。”
  • 文章关键词: 光伏企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