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石化实现碳捕集的商业化运营
中石化实现碳捕集的商业化运营
  • www.chemmade.com
  • 2010-03-12 09:11:34
  • 《中国证券报》
  •     发展低碳经济催生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碳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日前从中石化获悉,公司已经实现了碳捕集的商业化运营,并占据了国内95%的市场份额。在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公司正在抓紧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的研发。

        研发新式碳捕集技术

        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占比的上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化石能源依然占据主体地位,因此经济增长必然伴随更多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催生了碳捕集的市场。

        据了解,中石化下属的南化集团研究院开发的低分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已在北京热电厂、华能上海石洞口发电有限公司、胜利油田等20多家企业推广,年捕集高纯度二氧化碳100多万吨。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合成气二氧化碳捕集拓展到天然气、炼厂气、EO/EG循环气、F-T合成循环气、各种烟气、高炉气、窑气等领域。3月初,南化集团研究院还获得了南京市政府颁发的自主创新产品证书。

        低分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在原MEA(一乙醇胺)法基础上取得的研究成果。MEA法吸收速度快、吸收能力强、投资少,但胺降解损耗大,设备腐蚀严重,能耗高。低分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捕集能力大大高于MEA溶液,其他各项指标也优于MEA溶液。这项技术目前正在加速推广。

        推进碳资源化利用

        中国化工学会秘书长洪定一表示,应将二氧化碳作为资源加以利用,目前国际上对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非常重视,已有的用途包括做尿素、纯碱、溶剂、甲烷、甲醇、合成树脂等。但是还需要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去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280亿吨,回收2.5万吨,不到1%。

        中石化发展计划部新能源办公室的郭处长表示,中石化目前正在研发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研究成功后有望对碳减排做出重大贡献。

        中石化目前还在利用二氧化碳进行石油的三采和生产乙醇汽油,这些都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公司目前已经售往河南、安徽、广西和东北的全部地区,以及河北、湖北、山东、江西的部分地区销售车用乙醇汽油。2009年,公司共销售乙醇汽油85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一半以上。2008年乙醇汽油销量为70多万吨。

        公司在陕西省咸阳市和河北省雄县建立的地热开发示范基地则能够实现无碳化。目前公司已建成供暖能力260万平方米,计划到2010年底建成供暖能力400万平方米,到“十二五”末实现地热开发产业化。

        中信证券研究员殷孝东表示,实际上中石油和中海油也在介入低碳产业,传统石化公司的定位已转向了综合性能源公司,这类公司或许能借助经济转型获得更大发展。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