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给全球电子化学品产业链造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部分位于震区的高端产品产能告急。不过,震后日本电子化学品产能向中国转移加速,加上替代需求的出现,昨日(5月4日),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国企业将面临发展机遇。
加速产能转移
“考虑到我国拥有原料、劳动力成本、靠近下游需求等优势,电子化学品产能向国内转移已成大势所趋。”昨日,该负责人透露,“地震只不过加速了这一趋势。”
实际上“3.11大地震”对日本本的硅材料、液晶材料,以及部分半导体、电子元件的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同时受电力不足、物流不畅的影响,短时间内日本的电子化学品将出现断供,并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而随着二三季度消费旺季的来临,电子市场消费需求将再次启动。
“由于地震引发部分关键材料的供应断裂,迫使下游企业加速寻找替代品。据了解,日本国内一些未受影响的企业已公开表示将增加产能,或投入新的新生产线建设。显然这给国内企业很强的信号,就是要抢抓产能短缺的间隙,以及产能转移带来的机遇。”上述负责人指出。
实际上和电子化学品有着密切联系的日本多家企业已经开始计划将产能转向我国。松下电器(Panasonic)计划在2012年前投资200亿~300亿日元,把全资子公司三洋电机的大阪府贝冢工厂以及兵库县洲本工厂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分别转移至苏州和北京。
市场规模高速成长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BCCResearch今年1月发布的《电子化学品与材料:全球市场》报告中预计2010~2015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预计到2015年,全球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可达5000亿元人民币。
“由于这两年市场火爆,电子化学品这已受到高度关注。”上述协会负责人透露,针对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该协会拟在今年9月份在广州举办中国第一届“国际电子化学品展”。
事实上,不仅仅是日本的地震带来了机会,编制中的《化工新材料‘十二五’专项规划》也将电子化学品列为重要内容之一。
加拿大电子产业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电子设备市场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未来5年全球电子化学品需求年增长率将达122.6%,其中导电聚合物的需求每年将增长约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