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1月中旬,国内DMF市场依旧不温不火,趋步前行。生产企业多维持挺市意愿,主力大厂一口价持续上推,然受到供应压力以及下游实际需求支撑乏力影响,现货市场实单成交重心上行空间较窄,原料成本筑底反弹,行业利润率被动收缩,企业边际效益仍徘徊在成本线附近。
根据近三年DMF主流市场价格走势分析,目前市场价格仍同比偏低位,各地生产商已经竭力控制产量,作为大型炼厂其产销比也受到各界关注,库存压力稍有差异,同时原料合成氨市场价格筑底反弹,DMF成本压力增加,业者低出意愿不强。华东主流消费地区多货源流入量平稳,部分持货商前期低价货源犹存,因此实际成交重心上行缓慢。下游直供户按部就班执行订单,对市场价格支撑力度不足,二级市场套利空间仍维持在小范围内,实际参与感不强。
目前各地工厂装置开工率已经极尽压缩,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持续进行中,各区域货源总供应量充足,而下游涉及到的行业需求差异化也较大,加之运距运费的差异,DMF出厂价已经被反复斟酌,其套利空间收缩至不足原来的一半,造成部分从业者难有较大收益率,生产工厂转为关注上游混甲胺产品的产销情况。目前来看,一甲胺纯品市场价集中在4800-4900元/吨,二甲胺纯品出厂价约5100-5200元/吨,三甲胺纯品出厂价约5550-5700元/吨附近,其国内总供应能力远超DMF,目前部分企业甲胺装置也在停车状态,但因其下游行业各不相同,因此受到的制约也存在差距,前期成本压力较弱情况下甲胺利润尚可,但随着合成氨市场价格的走高,其利润空间也被动挤压。
后市来看,各地DMF工厂库压普遍走高,而向下游传导速度预期缓慢,因此走向阴跌仍是必然结局,业者虽然极尽所能挺市,然而需求端实际支撑力度仍显不足,行情表现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