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十四五”能源交出高质量发展亮眼成绩单
“十四五”能源交出高质量发展亮眼成绩单
  • www.chemmade.com
  • 2025-09-03 09:54:18
  • 中国改革报
  • 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的广东省海洋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251万千瓦。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集风电研发、制造、安装、运维、检测于一体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产业发展跻身全国领先水平。图为中广核惠州港口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开创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能源生产“基本盘”更加稳固


    今年是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4周年。4年来,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已超过1960亿千瓦时,绿色电能沿特高压线7毫秒左右可“闪送”至2000公里外的江苏、浙江等地,为“西电东送”和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白鹤滩还与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电站共同构筑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这一绿色走廊跨越1800公里,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超3亿人一年的生活用电。


    除了白鹤滩水电站,还有陆上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海上油气开发挺进“千米深海”,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十四五”期间,这些“大国重器”有力推动了我国能源生产的发展。


    近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国家能源局介绍了“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十四五”是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的5年。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一组数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十四五”前4年,我国能源消费增幅达到了“十三五”5年的1.5倍。全国人均年生活用电量突破1000千瓦时,比10年前翻了一番。而在今年7月,我国单月用电量更是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在这样的需求压力下,我国电力供应依然平稳有序,能源保障“顶住了峰、兜住了底”。面对需求增长,我国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全面提速,2024年全国发电量10万多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应“量足价稳”。我国的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保持较高的能源自给率,对我国而言意义重大。”有观察人士分析,首先,保障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运行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较高的自给率能够有效抵御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和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外部冲击,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稳定的能源供应是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其次,增强国际竞争和话语权,能源自给能力的提升,可减少对外的依存度。


    “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能源生产的“基本盘”更加稳固。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


    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作为全国首批、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同时也是国家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基地中首个备案、开工、投产的项目,自2022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便备受关注。


    目前,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势头良好,曾经的“死亡之海”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一个新能源装机达1300万千瓦的超级能源基地正在崛起。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实现了高质量跃升发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发布会上介绍,“沙戈荒”成为“十四五”新能源建设的新阵地,新增装机超过1.3亿千瓦,昔日的不毛之地变为了“能源绿洲”;海上风电成为新引擎,新增装机超过3500万千瓦,为沿海省份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分布式光伏成为新势力,新增装机超过4亿千瓦,其中户用光伏新增1.6亿千瓦。


    从广袤戈壁上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到辽阔海域中的海上风电场,再到遍布城乡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每一处场景都是我国绿色能源建设加速推进的鲜活注脚。


    此外,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


    “‘十四五’以来,以电动汽车等外贸‘新三样’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带动我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我国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今年前7个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这些都充分说明新兴产业发展有效提升了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也带动了能源生产结构的绿色转型。


    “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5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目前已有95%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发布会上的一系列数据,折射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铿锵步伐。


    能源领域改革迈向更高水平


    “十四五”是能源改革持续深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5年。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重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能源法颁布实施,能源宏观调控和行业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活力加快释放,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出台促进能源民营经济发展10条措施,我国绝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有的核电项目民营企业参股比例达到20%,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力量。


    “中国电力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核心任务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李创军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跨越和突破性进展。


    逐步有序建立起一个品类多元、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从空间上看,有省内交易、也有省间交易;从时间上看,有年度、月度交易,也有日内、实时交易;从交易品种上看,除基本的电能量,还有调峰、调频、备用这些辅助服务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实现了跨电网经营区的常态化交易,真正让‘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李创军说。


    电力市场规模实现量质齐升。“十四五”以来,我国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的10.7万亿千瓦时增长到23.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20年的40%提升到连续4年稳定在60%以上。市场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电侧和用户侧都积极进入市场,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市场活力不断提升。业内专家表示,“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行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 文章关键词: 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