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科学家将锂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2至3倍
中国科学家将锂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2至3倍
  • www.chemmade.com
  • 2025-08-14 09:24:26
  • 新华社
  • 新华社天津8月14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近日,中国科研人员突破现有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应用性能上的瓶颈,研制出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的软包电芯和480瓦时/公斤的模组电池,其性能指标比现有主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了2至3倍。


    天津大学科研团队与合作者经过数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首创高能金属锂电池电解液“离域化”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电解液设计对主导溶剂化结构的依赖,实现了能量密度与综合性能的双提升,相关研究成果8月13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18.910, 0.00, 0.00%)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能量密度是电池核心指标,开发新一代更高能量、更长续航的锂电池技术,是目前全球各国研究人员都在力求突破的技术难关。


    锂金属电池因具备远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被视为解决现有电池性能瓶颈和续航能力的新一代电池技术。但目前其电解液设计难以同时兼顾电池能量输出和循环寿命的提升要求。


      团队负责人、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胡文彬介绍,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团队实现了高能量密度电池“Battery600”的性能目标,并成功实现了高能量密度电池组“Pack480”的可扩展性,为未来锂金属电池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该技术还同时兼具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特性。


    胡文彬说,高能锂金属电池的技术突破将大幅提升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与续航能力,其在电动交通、低空经济、航天装备及高端储能等领域应用广泛。


    目前,依托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贵金属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团队正积极推进相关成果的技术转化和应用验证,已经建设高能锂金属电池中试生产线,成功应用于中国三款型号微型全电无人飞行器。


    据悉,团队目前已经掌握了高能锂金属电池“材料-电解液-电极-电池”全链条核心技术,全部原材料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并且具备了高一致性批量化生产能力,预计今年下半年全面投产运行。


  • 文章关键词: 锂电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