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未来中国风电产业将持续提升抗台风能力
未来中国风电产业将持续提升抗台风能力
  • www.chemmade.com
  • 2024-09-10 10:01:11
  • 证券日报
  •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超强台风级)于9月6日下午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陆,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摩羯”在登陆时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超过17级(6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达到915hPa,是自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大陆的最强秋季台风。


    从移动路径来看,“摩羯”途径海南、广东、广西等区域,我国南海的在运风电场均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漂浮式风机“明阳天成号”(MySE16.6T-180)、全球最大海上风机MySE18.X-20MW机组、国内首台“双百”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MySE7.25-158)等在内的超1700台明阳风机,迎接了“摩羯”的正面考验,展现出卓越的抗台风性能。


    从结果来看,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和“三峡引领号”机组表现尤为出色。“明阳天成号”采用单点系泊系统,能够根据台风方向进行自适应偏航调整,大大降低了支撑结构的极限载荷,提高了风机在台风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A股公司巨力索具参与设计的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机“三峡引领号”则采用了50年一遇的极端风浪流工况设计,能够抵御17级台风的冲击,自2021年投运以来,再次成功经受住了极端天气的考验。


    巨力索具董事会秘书张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2018年承接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书,开展长期锚泊用单捻螺旋股钢丝绳系泊索的研发,于2020年9月12日该项目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同时,公司于2020年11月份取得了永久系泊用单股涂塑钢丝绳的DNV·GL工厂认可证书,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该类钢丝绳DNV·GL工厂认可的厂家。此项产品认证成功,标志着公司深海工程用单股钢丝绳产品技术实现了巨大跨越,填补了国内空白,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三峡引领号”作为国内首个漂浮式风电验证平台,公司研发的长期锚泊用单捻螺旋股钢丝绳系泊索也得以首次应用并验证。


    事实上,在此次“摩羯”台风之前,“三峡引领号”就已经在2022年7月上旬的台风“暹芭”考验下,表现出了卓越的安全性能。在“暹芭”的正面袭击下,该风电场的风机、浮体和系泊系统都安然无恙、状态良好。


    张云对记者表示,“三峡引领号”是全球首个抗台风型漂浮式风电机组,该电机组配备三立柱半潜式基础平台,采用先进的浮式结构设计,与海底通过锚系相连,即使在台风来临时也能确保风机不沉不倒,体现了卓越的抗台风能力。同时,也展现出公司的核心技术实力、研发能力以及产品的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及风机大型化的发展,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和抗台风技术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风机抗台风设计上,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被应用。中国的风电企业不断在抗台风技术上进行创新突破。运达股份、明阳智能等A股上市公司不断推动风电技术进步,提高了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明阳智能凭借在台风区域内丰富的实际运行经验,已经成为全球抗台风风电技术的领导者之一。据统计,已有超过2600台明阳风机在台风区域运行,这些风机先后经历了数十场不同等级的台风考验,最大台风等级达到18级。


    2022年5月13日,国家能源局将巨力索具参与研制的国产抗台风半潜浮动式海上风力发电系统成套装备列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充分肯定了其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研究员胡麒牧向记者表示:“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风电行业正在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海上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和抗风能力,如何更好地适应极端海况,将是风电行业需要持续面对的重要课题。”


    张云表示,未来,巨力索具会持续加大海洋领域的科研力度,攻坚克难,为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风电产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