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全球化竞争 光伏企业纷纷补研发课
全球化竞争 光伏企业纷纷补研发课
  • www.chemmade.com
  • 2011-01-19 13:52:56
  • 中国证劵报
  •   在全球光伏需求持续增长及行业供不应求的形势下,我国光伏产品生产商不需花费太多资金和精力在研发创新上,仅靠出口组装制造的半成品就能够实现不错的毛利率。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很多光伏企业意识到,没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及足够的技术储备,很难在全球化竞争中胜出。
      
      2010年下半年,以精功科技实现多晶硅铸锭炉国产化等为代表,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其公司股价一路高攀,也证实了拥有自身研发力量对于光伏企业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为了避免被淘汰,国内光伏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回补研发“缺课”。
      
      技术缺乏导致“多头在外”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一直备受“装备在外、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诟病。业内专家表示,我国的光伏行业存在装备依赖进口、高纯度多晶硅原料依赖进口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污染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即缺乏自主技术研发。
      
      技术研发的缺乏也让我国光伏行业发展付出了较大的代价。首先是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漫长的生产环节中,多数生产设备都要依靠进口,这直接导致我国光伏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其次是生产过程中的高耗能高污染,甚至一度导致舆论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质疑。
      
      不少吃了苦头的光伏企业开始在光伏生产过程的装备和耗材以及光伏发电技术研发方面下工夫,例如有的光伏企业研发效率更高的电池,有的企业则在生产工艺上进一步优化,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晶硅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关键设备单晶硅生长炉以及多晶硅铸锭炉、硅片切割机等方面,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在国产化方面取得了突破,并逐步实现批量生产。例如天龙光电在单晶硅生长炉国产化方面进入较早,如今已经占有国内30%左右的市场。在多晶硅铸锭炉方面,精功科技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屡接订单,而大族激光逐步开发并生产了多晶硅片激光划片机、切割机,薄膜电池激光刻划机、激光扫边机等太阳能专用设备。
      
      回补研发“缺课”
      
      对于光伏企业而言,一方面面临越来越多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保证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行业发展中不被甩在后面。如今,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意识到,要获得持续发展,并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
      
      中电光伏2010年12月份披露将新建一栋研发大楼,用于投资2977万美元的研发检测中心和投资9900万美元的200MW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将增加光伏检测设备、1条研发试验线,同时安装3条200MW硅太阳电池生产线。中环股份日前披露,将利用部分募集资金投入IGBT及光电子器件用区熔单晶硅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除了自身“埋头”研发之外,还有不少企业借用“他山之石”。有的光伏企业收购拥有技术和研发优势的同行,以充实自身实力。例如,天龙光电使用1.19亿元超募资金用于收购上海杰姆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68%股权,该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进行石墨热场设计的企业。研究人士表示,作为光伏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耗材,石墨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