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磷酸铁锂投资狂飙突进 远超其他环节
磷酸铁锂投资狂飙突进 远超其他环节
  • www.chemmade.com
  • 2021-07-29 10:00:47
  • 上海证券报
  •   7月27日,国轩高科披露拟在庐江投资年产20万吨高端正极材料项目。尽管国轩未披露具体投资方向,但业内预计大部分产能将投向磷酸铁锂(LFP),这一直是国轩高科的主攻方向。

      “现在国内对铁锂的投资相当激进,远超其他环节。”一家大型券商的电新研究员对记者分析,由于性价比和安全性上的优势,铁锂电池的渗透率在过去1年多里快速提升,相对广泛的材料来源和成熟的工艺技术也给了资本大量涌入的机会。

      据资讯统计,今年上半年,新启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产能约150万吨,总投资规模超过400亿元。与之对应的是,2020年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为12.4万吨,今年上半年出货约17.58万吨。

      投资凶猛

      在国轩高科此次宣布投资20万吨正极材料前,富临精工刚披露了一个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项目,预计总投资为40亿元。

      富临精工扩张依靠的是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这是一家有多年正极材料经验的企业,不过规模一直不大,截至去年底,其磷酸铁锂的产能为1.2万吨。今年1月,该公司刚启动了一个5万吨项目的扩张,预计今年8月可以投产。从经营情况来看,2020年度,江西升华新材料的销售收入为4525万元,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25亿元。

      还有一大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重磅项目启动。

      今年7月,龙佰集团宣布拟与湖北万润新能源合资建设1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

      今年6月,湘潭电化公告,通过参股公司湖南裕能在贵州新建年产30万吨磷酸铁和30万吨磷酸铁锂,投资总额为70亿元;湖南裕能还拟在昆明市建设年产35万吨磷酸铁和3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

      今年3月,德方纳米披露拟在云南曲靖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基地项目,投资总额约29亿元。

      今年2月,中核钛白宣布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甘肃东方钛业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投资总额为121亿元。

      此外,还有中银绒业、合纵科技、百川股份等多家公司也披露投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计划。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增的磷酸铁锂材料项目产能约150万吨。

      市场火爆

      资本的大量涌入,源于市场需求的火爆。

      据高工锂电数据,2020年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12.4万吨,同比增长41%,市场规模约45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约18万吨,二季度市场出货量环比增长超35%,同比增长超350%。

      价格充分反映了市场的形势。7月底,磷酸铁锂的主流报价每吨约5.2万元,较年初的每吨3.7万元上涨了约40%。分析认为,价格上涨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锂盐价格上涨,二是铁锂电池市场占比的提升。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今年5月,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超过三元锂电池,这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反超三元锂电池。

      中金公司研报称,高性价比与高安全性、新能源车渗透率提速对平价时点提前的需求以及特斯拉和戴姆勒等龙头车企接纳磷酸铁锂方案等,有望驱动铁锂电池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从成本来看,磷酸铁锂路线目前的成本是0.6元/瓦时,低于三元电池的0.85元/瓦时。

      在日前举行的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表示,未来特斯拉电池构成将使用三分之二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分之一的镍电池。国内市场,Model3、比亚迪汉、宏光MINI等爆款车型都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正是在这种美好的预期下,对磷酸铁锂的投资变得异常火热。一是原有的磷酸铁锂企业纷纷加码。以德方纳米为例,2019年公司上市时产能约3万吨,到今年底,公司的产能将达到12万吨。

      二是传统化工企业的跨界布局,尤其是磷化工和钛白粉类企业。目前,川发龙蟒、川金诺、川恒股份、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和安纳达等一批企业披露了磷酸铁锂投资计划,部分公司的投资规模巨大。

      产业上的逻辑很清晰。磷酸铁锂主要由磷、铁、锂组成,上游磷酸铁占磷酸铁锂成本50%以上,而磷源又占磷酸铁39%。这意味着,具备上游磷源的企业在磷酸铁行业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同样,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可以用来制磷酸铁,因此钛白粉企业也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

      过剩忧虑

      然而,资本的大量涌入也引来市场对短期过度投资的忧虑。“和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其他材料相比,磷铁的投资增速最快,已经出现明显的失衡。”一位券商研究员对记者分析。

      据中金公司测算,预计2021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新增需求为13.6万吨,预计新增有效产能为26.5万吨;预计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新增需求为14.2万吨,当年新增有效产能为48万吨。

      高工锂电近日也提出,磷酸铁锂材料的核心竞争最终将回归成本与产能规模,如今动辄数万吨产能的扩充,将加剧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一旦后期下游磷酸铁锂电池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或需求放缓,或出现产能过剩,行业再次陷于低质价格战竞争,磷酸铁锂材料的市场竞争环境或将再次恶化。

      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预案。如富临精工,公司日前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虽然已经做出了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规划,但目前已经确定投资的只有6万吨,剩下19万吨产能的建设,将依据后续主要客户的需求变动情况、市场需求预期变动情况、资金使用安排情况适时启动。

      还有一部分企业选择了与客户合作建设产能。如德方纳米,今年3月,德方纳米与亿纬锂能成立合资公司,将共同投资20亿元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产品优先向亿纬锂能及其关联方供应。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电动化的加速,下游主力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将持续增长,叠加储能市场、电动工具市场以及电动两轮车市场的装机贡献等,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优质产能或将供不应求。

      从市场经济角度而言,充分竞争的行业,难免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如果能通过激烈市场竞争,实现行业优胜劣汰,从而提升磷酸铁锂品质,夯实中国企业在磷酸铁锂产业链的龙头地位,那么狂飙突进的投资也不会没有意义。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磷酸铁锂、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