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供求格局或良性发展 原油市场谨慎乐观
供求格局或良性发展 原油市场谨慎乐观
  • www.chemmade.com
  • 2020-06-16 09:40:37
  • 广发期货
  •   一、行情回顾

      回顾5月油价走势,整体呈趋势性上涨之势。截至5月27日,SC近月合约最高触及265.4元/桶,最低229.5元/桶,收于257.7元/桶,期间累计上涨4.59%;布油最高触及36.03美元/桶,最低26.6美元/桶,收于34.27美元/桶,期间累计上涨28.83%;美油最高触及34.17美元/桶,最低19.69美元/桶,收于32.22美元/桶,期间累计上涨63.63%。通过对内外盘油价进行横向对比可以发现,内盘油价在近期的上涨行情当中弱于外盘,而外盘油价中布油弱于美油。这一方面由于内外盘价差前期持续处于高位,近期出现明显收敛所致,另一方面则由于美国原油产量缩减幅度超出市场预期。5月是“OPEC++”启动联合减产的首月,即便在全球疫情未见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供应端显著收缩叠加美欧两地推进复产复工,供求基本面已出现较明显好转,我们预计二季度末油市基本面将出现扭转。

      二、美国原油供应收缩超预期,库存情况已现好转

      贝克休斯数据显示,石油活跃钻机数连续第10周下滑,尽管下滑幅度开始缓和,但目前较年内高位的停摆率已接近65%。美国页岩油生产具有价格弹性大、周期短等主要特征。衰减率高企是页岩油老井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随着目前新钻井数量回落,衰减问题对页岩油产量的拖累将日趋明显。除此之外,尽管经历了近10年间的成本下降,目前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区间仍在30-50美元/桶的区间。以最大产区二叠纪盆地为例,平均生产成本在46美元/桶附近,油价持续处于盈亏平衡线之下是页岩油产量迅速缩减的主要原因。由于在此成本区间内仍存在部分低成本井位,故缩减量更多来源于纵向井等高成本井位。部分综合及独立石油公司已公布主动减少供应,包括雪弗龙、埃克森美孚、康菲、Diamondback、Parsley、西方石油、大陆石油等。高频数据显示,美国石油产量从已从年内高位1310万桶/日下降至1150万桶/日。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美国石油产量2020年将同比下降150万桶/日,鉴于2019年产量均值约1230万桶/日,2020年均值或下降至1080万桶/日附近。近期库存压力已然减轻,若后续炼厂开工率上行将有助于库存进一步减少。但与此同时,美国油品库存增幅显著,终端消费有待修复。

      三、中国需求成为主要提振力量,短期需关注进口供应的消化情况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27日和28日下午闭幕。尽管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年内不再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但“稳就业”、“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注重服务类与公共消费”等逆周期政策将对冲全球COVID-19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更注重保证经济发展质量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此外,报告中提及全年新增发行专项债3.75万亿元,此外将新增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从专项债发行额度的角度看,财政刺激因子有望发挥逆周期作用。2015年-2019年,专项债新增限额分别增加300%、100%、69%、59%,从增速的角度上看略有收敛之势,因此2020年3.75万亿这一数字略超预期。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全年专项债新增发行2.15万亿元,这意味着今年新增发行额度将增加1.6万亿元(+74%)。值得注意的是,基建投资的“两新一旧”——即新基建(5G、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新型城镇化(县城公共设施、旧改)、重大工程建设(传统基建:交通水利等)。换而言之,今年专项债资金流向除了传统基建以外,将新增流向新基建及新兴城镇化等领域,土地储备及棚改项目将被显著压缩。从专项债资金流向的纵向变化当中可以看出,土地储备与棚改的大幅下降将引发对基建更强的撬动作用,这将对原油消费需求产生良性影响。

      中国由于COVID-19疫情爆发时点较早,防控措施也在较短时间内落实实施,即便将海外疫情升温所导致的二次冲击纳入观察范围,目前也已经处于疫情的尾部,故需求端所受冲击属于阶段性现象。自国内复工复产逐步实现之后,国内炼厂开工率出现显著上行,其中地炼开工率已创下逾7年高位。但即便如此,我们认为后续仍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中游加工需求的恢复速度快于终端消费,故目前可见下游成品油库存压力正在上行。第二,二季度后半段进口船期明显增多,进口供应扩大将对行业库存造成压力;过程中,炼厂开工率将成为上下游库存的风向标,若开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则压力有望转移至下游,反之则增加原油库存压力。

      四、库存压力的分水岭现象在欧洲同样可见

      Genscape数据显示,西北欧ARA地区原油库存已自高位连续3周减少至5319万桶,位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但同时油品库存创下历史同期高位的695万吨。目前,西北欧炼厂由于停工或检修所带来的受影响产能已从4月高位的157万桶/日下降至73.5万桶/日。疫情防控方面,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已重启正常的工业活动,居民消费尽管仍受限制,但在逐步放宽的趋势下将有所修复。由此可见,在商业端推动复工复产背景下,炼厂加工需求的边际复苏推动了上下游库存压力的转移。但鉴于目前炼油利润维持疲弱,炼厂开工难以迅速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在油品供应小幅增加的背景下,近期的累库趋势反映油品终端消费需求改善仍需时日。

      五、维持谨慎乐观的判断

      短期视角下,原油端库存压力已有明显缓和,降库趋势能否延续取决于终端需求的恢复情况。在供应紧缩、需求缓慢复苏的双重作用下油价近期已现反弹。随着基本面进一步好转,反弹趋势有望延续,远期结构不断趋平的同时,月间价差将进一步收敛。内外盘价差随着国内进口增多和海外复工复产出现明显收窄,在二季度剩余的时间内,国内进口供应压力仍然存在,内外盘价差在现有基础上仍有一定的下跌空间。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原油、油价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