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9-11月炼焦煤整体现明显供应过剩情况
9-11月炼焦煤整体现明显供应过剩情况
  • www.chemmade.com
  • 2019-09-05 10:06:13
  • 期货日报
  •   随着市场对于房地产长期趋势的预期调转向下,以及环保供应环比冲击减弱,黑色产业链的商品期货都经历了一波快速下跌行情。其中,炼焦煤无论是期货价格还是现货价格,都相对产业链其他品种抗跌。那么这种相对抗跌的状态能否持续?能否给黑色产业链提供一个较坚挺的原料支撑呢?笔者将近期炼焦煤的一些市场热点提炼出来,进行了具体分析。

      供应相对充裕

      我国炼焦煤供应主要依赖国内煤矿自产。从1—7月汾渭能源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炼焦精煤产量累计同比增长了3.6%,而统计局口径的1—7月全国生铁产量增长6.7%,全国焦炭产量也增长了6.7%。根据同比产量增幅来看,国产炼焦煤的产量增速不及下游焦炭、生铁,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1—7月我国炼焦煤供应相对紧缺呢?

      首先,从产品的分品种结构来看,在1—7月的国产炼焦精煤中,产量增速最大的是气煤,增长24.33%,然后是主焦煤和1/3焦煤,分别增长13.62%和10.35%。这三个煤种贡献了国产炼焦煤产量的所有增长,剩余其他煤种产量增速全部为负,气肥煤产量甚至大幅下滑了40%。也就是说,虽然整体产量增幅不大,但炼焦煤中的核心煤种(主焦煤、气煤、1/3焦煤)产量增幅却不小。

      其次,从今年以来的库存变化来看,自3月初以来,全国炼焦煤市场一直处于持续累库阶段。据估算,炼焦煤总库存自2330万吨的水平增加至当前的2800万吨,累增幅度高达20.6%。长达半年的持续累库也侧面验证了,国内炼焦煤供应并不紧张。

      展望四季度,持续的安全、环保政策会阶段性冲击炼焦煤矿生产,下游采购缩减也会抑制煤矿产量进一步增长,但后市国内炼焦煤产量大概率维稳为主,不太会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

      低价煤冲击不大

      2018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炼焦煤供应仅有12.4%的比重来自进口,但进口澳洲、蒙古等国的炼焦煤,对我国炼焦煤市场中相对紧缺的优质主焦煤供应形成了重要补充。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7月我国进口炼焦煤大增18%。其中,进口澳洲焦煤增加9%,进口蒙古焦煤大增30%。

      值得注意的是,进口澳洲焦煤的价格跌幅亮眼。由于我国进口通关政策有变,叠加我国以外的其他市场需求低迷,进口优质澳洲主焦煤的CFR价格自今年年初的200美元/吨持续大跌至当前的171美元/吨。虽然价格大跌后进口澳洲主焦煤的性价比较高,但由于当前京唐港等港口进口煤额度十分紧张,通关时间颇长,仅部分钢厂和焦化企业有少量采购,所以暂时不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太大冲击,预计冲击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始体现。另外,9—10月是进口蒙古煤的旺季,预计会对当前的低硫、低灰主焦煤价格产生撼动,11月后由于季节性原因进口会减量,冲击会减弱。

      存在累库压力

      据Mysteel统计,目前钢厂、焦化厂的炼焦煤库存依然十分充裕,中下游库存仍高达2406万吨,远高于去年1895万吨的水平。因此,从当前的库存累积规模以及下游接近亏损的生产状态来看,下游钢厂和焦化厂并不具备补库的诉求。根据去年的情况,去年下游对炼焦煤完成了2000万—2300万吨的冬储补库,而当前中下游库存已经高达2400万吨,必然会影响后期冬储的整体强度,个别供应稍紧的煤种则相对好一些。

      结合以上分析,从目前的供需来看,下游焦炭盈利迅速收窄,国内外炼焦煤供应充裕,中下游库存压力较大,所以现货价格的下跌趋势比较确定。当前市场更关注炼焦煤的下跌空间能否打开,这决定了下游焦炭价格是否存在较强支撑。笔者认为,9—11月炼焦煤整体会出现明显的供应过剩,价格将快速承压,平均跌幅可能在100元/吨左右。虽然累库压力向煤矿端转移,倒逼煤矿减产,但进入12月以后,即使冬储强度不高,也会对炼焦煤价格形成支撑,所以炼焦煤价格不具备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炼焦煤焦炭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